第24章(2 / 2)

宁为下堂妻 秋李子 1519 字 2020-08-31

珠儿见她能说出话来,也不咳嗽,这才坐了下来:“姐姐,论理这话是不该我说的,只是你素日疼保哥儿,人家平日常说的,买猪看圈,娶妻看……”

听到珠儿说出许久不说的俚语,刘如蕴不由又笑了出来,珠儿不满的晃了晃她的手:“姐姐你休笑,先听我说完。”刘如蕴把茶放下,靠在榻上:“好了,你说罢。”

陈妈妈此时也进来,听到珠儿的话连连点头:“是啊,姑娘,保哥儿的媳妇可是日后刘家的当家奶奶,怎能娶那样人家出来的,邱老爷罢了,男子家粗鲁些也是常事,邱奶奶的话,听珠儿回来说,简直是俗不可耐,这样的娘能教出什么好女儿来?”

刘如蕴接了陈妈妈递上来的酸梅汤呷了一口:“其实我也是这样说,不过大嫂说了,这有个缘故。”缘故,什么样的缘故?珠儿和陈妈妈都望向刘如蕴,刘如蕴缓缓的把刘大奶奶昨日说的话说给她们。

还没听完陈妈妈就皱眉:“这样的姑娘真可人疼,不过不知道内情的,总是会嫌弃她,看不上她,寻不到什么好人家。”刘如蕴又呷了口酸梅汤,珠儿做的酸梅汤还真不错,酸甜适中,冰凉沁心,确是消暑的好东西。

用丝帕擦了擦嘴方道:“有大嫂这样的婆婆,也算她前世修来的。”陈妈妈点头,又接上一句:“也是,不过这耳听为虚,万一?”

刘如蕴放下酸梅汤的碗,叫了一声妈妈,这声里面却有不满了,陈妈妈忙收口,珠儿的心想来也放下了点头道:“就是,大奶奶的眼力可比别人的好多了。”说着珠儿就去拉刘如蕴:“姐姐你说可是?”

见刘如蕴定定望着一处,珠儿不由奇了:“姐姐你怎么了?”刘如蕴回过神来:“没什么,方才妈妈说的眼见为实,我们哪日去见见。”陈妈妈双手一拍:“好啊,姑娘,择日不如撞日,就今日吧。”

说着起身就要出门去安排,珠儿笑了:“妈妈,你瞧姐姐乏了,还是明日罢。”陈妈妈见刘如蕴靠在榻上,双眼闭着,想是在养神,忙收了口和珠儿出去。

刘如蕴还是遣人去和刘大奶奶说了要去报恩寺进香,刘大奶奶知道刘如蕴的心事,自然允了,知道刘如蕴此时身边不过一个小丫鬟,又遣了珍儿和一个管家婆子过来伺候,到了那日,带了人就往报恩寺来。

刘如蕴既是以进香的名义来的,佛前总也要点几支香,磕几个头,刘如蕴不过虚应故事,陈妈妈却在佛前虔诚叩拜,祈祷不止,刘如蕴隐隐听到几句,哑然失笑,妈妈的心事总是这般。

珍儿见她起身,忙上前来搀住她,两人一路慢慢的玩着风景,刘如蕴心急,总想着一步就走到燕娥所住之处,珍儿见了,掩嘴笑道:“三姑娘对保哥儿还是这般,奶奶没想到的地方,三姑娘先想到了。”

刘如蕴白她一眼,报恩寺的花园却也可观,听了珍儿这话,刘如蕴也慢下脚步和珍儿慢慢的看,正转过一个院落,此处山空景幽,别说香客,连僧人都没一个,清风一吹,凉意袭来。刘如蕴穿的是夏装,不由觉得有些发凉,正要对珍儿说回去,就听到有女子清脆的声音传来:“那经书上说的,被人打了左脸,还要把右脸伸过去给他打,是不是就和唾面自干一般,又和佛说的要恕天下人一样?”

刘如蕴不由止住脚,这个地方怎么会有女子声音,转头见珍儿也在听,心念一转,难道这就是燕娥的声音?在和她的师傅讨论经上的妙义?接着就听到对答的声音:“确是如此,圣人的话,细想起来,却都差不多。”

那对答的却是个男子,听来声音还有些熟,刘如蕴正在思量,珍儿已经小声的道:“姑娘,那说话的就是观保媳妇,那对答的。”珍儿又想一想,笑道:“定是舅老爷,他是信耶稣的,常来和师傅论。”

后面一句声音稍大了一些,里面已经听见了,燕娥扬声问道:“外面是谁?”随着说话的声音,一个素装女子推门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