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昭雪(1 / 2)

权力天下 李修缘 1326 字 2020-08-31

金谷园的一个亭子里,石崇和裴楷正站在亭中说话,在这里,裴楷不能去厅堂,只能装成石崇的一个门客。

石崇把皇帝下诏为司马亮、卫瓘平反昭雪的事告诉了裴楷,并告诉裴楷,张华向皇帝保荐了他。

裴楷长叹一声道:“苍天有眼!想汝南王九泉之下也可以瞑目了,对于老夫来说,做不做官已经不重要了!”

石崇道:“现在贾后成了这个国家最有权势的人,贾氏一族将成为仅次于司马氏一族的贵胄。”

裴楷道:“吕氏、窦氏也曾在汉朝权倾一时,外戚掌权太过,终究会招来祸乱!”

石崇点点头说道:“是啊!这个天下毕竟姓司马!”

裴楷道:“杨骏、楚王已死,但只怕余党还在,为司马瑾恢复名爵一事,我还需驱车去见张华,待一切商谈妥后再来接司马瑾。”

“也好。”石崇点了点头,然后叫来了秦婴,“裴公想要去张华府,如今洛阳的情势不安稳,你与裴公一起去一趟吧!”

“秦婴一定尽力保护好裴公!”

金谷园内江离频频去看望司马瑾,此时的司马瑾目光呆滞,独处不语,江离往复几次,见状依旧,心痛如绞,无言相慰,只能帮司马瑾梳理头发,擦拭脸颊,每日亲躬体细,无有懈怠烦厌。然而司马瑾却仍旧不言不语,无动于衷,深深地陷进了自己内心恐惧和悲恸交织的阴影里。

江离在给司马瑾梳头时,偶然见到在司马瑾换下的衣服里,藏着一条绢帕,江离展开来看,认出这是自己送给司马瑾的诀别之物,上面写着: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江离知道,下面两句便是:闻君有两意,故来相诀别。江离走出屋子,将绢帕扔进了水里,绢帕落水而皱,墨迹洇了半面绢帕,看着那洇出的墨迹,江离落泪悔恨不已。

绢帕漂了一会儿,便沉进了水底。

裴楷与秦婴驾车来到张华府上,张华知道裴楷为人不拘于礼,闻听裴楷来了,连忙出外相迎,不鞋而履。

裴楷与张华见过后,秦婴上前作揖道:“张公,好久不见!”

张华一愣,看了秦婴好一会儿,突然惊讶道:“秦公子?真的是你啊!古道一别,老夫四下打听你的消息,不想今日得见,老夫在此有礼了!”

“不敢不敢,秦婴惶恐。”

裴楷见张华给秦婴作揖,大为不解地问道:“张公,这是?”

张华道:“旧日,我与小女在去豫州的路上,遇到了山贼,幸得秦公子出手相救,并一路护送,到豫州后,未等相谢,他便不见了。”

“秦婴不辞而别,还望张公不要见怪。”

“哪里哪里,我怎么会见怪呢!今日得见甚好,甚好,快快请进,快快请进!”

张华引裴楷、秦婴入府后,裴楷将汝南王被杀后,自己是如何救下汝南王的小儿子司马瑾一事讲述给了张华。

“汝南王的小儿子竟然没有死?”张华听后大吃一惊,“既如此,何不把他带来?”

裴楷道:“我现在还不能交出司马瑾,我担心朝中还有人想要害他。”

张华道:“楚王已经死了,汝南王也已经昭雪了,明日你我可一同进宫面圣,陈明此事,待皇上下了诏书,让司马瑾袭了爵位,你再带他来,如何?”

裴楷点了点头说道:“如此甚好!自从杨骏乱政以来,我多次想要辞官归隐,不料朝中多事,我两受牵连,待安顿好汝南王之子后,我便告老还乡,不再还朝。”

张华摇头道:“先帝逝后,朝权几经变换,纲纪大乱,老夫我一介寒门,受先帝之恩,自当报效,裴公名重四海,即使不念先帝,也应考虑天下百姓,我愿意与裴公同朝共事,以安天下!”

“哎!”裴楷长叹一声道,“杨氏一族被灭以后,我因受牵连而入狱,自知不可活,幸得汝南王相救,让我不至于在史书上被写成一个罪人,我深感其恩。今番楚王乱政,我冒死去救汝南王之子,被迫四处躲藏,洛阳之内,一夜八迁,幸得天佑,得以苟活,两次变乱,使我筋疲力竭,心灰意懒,再无心参与朝政,张公学识渊博,我不及矣,朝中有了你,又何须我呢?”

“裴公啊,人生百岁,终有一死,读书人又该为什么而活呢?”

裴楷长叹一声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哀民生之多艰!”

张华点头道:“自古以来,士大夫们读书,不就是为国为民为天下吗?国家有难,方见臣子之心,国安而仕,国危而隐,非士大夫所为,裴公乃天下名士,岂可在此时弃天下而去?老夫一生鞠躬尽瘁,希望裴公留下,助我一臂之力,使国家度过危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