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荣归故里(1 / 2)

开挂在大汉 李根 1183 字 2020-08-31

李帅喜得贵子,刘邦也没闲着。

自从打败英布后,刘邦所分封的异姓诸侯王除了地处偏远、势力最小、又一向忠于汉王室的长沙王外,其余的都已经被消灭了。西汉王朝的异姓诸侯王势力再也形不成气候了。而且朝中也越来越安稳了。朝野内外,一片祥和,大汉王朝终于走上了正轨。

自古以来,衣锦还乡是每个人具有的最基本的情怀。项羽曾经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硬是把国都定在自己的故乡,虽然很酷,结果也成了他战败的一个因素。韩信也是如此,只顾着炫耀,忘记了危险。

刘邦突然思念起故乡来,便带着朝中的重臣回了一趟老家沛县。刘邦之所以这么晚才回乡显摆,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工作忙。现在,异姓诸侯王的威胁已经被彻底根除了,他也有时间回故乡了。

沛县毕竟是刘邦混了四十多年的地盘,这里有他太多的记忆。

今非昔比,刘邦已经贵为皇上,自然要请客吃饭。于是,刘邦把沛县的父老乡亲全部召集起来,大家喝酒狂欢,各种奉承话不绝于耳,场面热闹无比。

刘邦站起来,做了个往下压的手势,大家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诸位,今日能欢聚一堂,朕心里很高兴,朕要敬酒。这第一碗酒,朕要敬给太上皇,敬给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朕能有今日,离不开太上皇的教导,朕想你啊。”刘邦喝干了杯中酒。

“这第二碗酒,朕要敬给列位臣工,敬给天下子民,敬给今天赴宴的父老乡们!这么多年,是你们辅佐朕,保国平安,你们俯首农桑,致使大汉的百业兴旺。君、臣、民,三者同德呀,今日的大清离不开你们的努力。朕在这儿谢谢你们了。”刘邦又干了碗中的酒。

“这第三碗酒啊,朕要敬给朕的死敌项羽,他是英雄豪杰呀,他造就了朕,他逼着朕立下了这丰功伟业。朕恨他,也敬他。可惜呀,可惜,他死了,朕寂莫啊!……朕不祝他死的安宁,祝他,来生再与朕为敌!”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众臣与百姓齐呼。

“大家继续,继续,不醉不归。”刘邦道。

因为高兴,就多喝了几杯,刘邦有些喝高了。他恍惚回到了年轻岁月,又变成了在沛县的那个无所事事的泼皮无赖。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刘邦站在宴会中央,为沛县父老击筑(古之失传的一种弹奏乐器)而歌。虽然歌词只有三句,却流传千古。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意是:当初,烽烟四起,多少豪杰逐鹿中原;现在唯我独尊,一统河山;这大好基业啊,如何才能得到猛士来守护,如何才能永固。

这就是《大风歌》,在豪迈中夹杂着几分英雄暮年的无奈。

歌唱数遍后,沛县父老也跟随刘邦一起高歌。

一时间,大风之歌响彻全场。

醉意朦胧的刘邦不由地翩然起舞,一股从未有过的感伤之情充斥在内心,眼泪也从眼眶中溢出,在脸上肆意起来。

孔子曾经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当背井离乡的人回归故乡后,都会潸然泪下。当刘邦脱下黄袍后,他的背上也深深地烙上了故乡之印。

不管你是普通百姓,还是一国之君,故乡情都是一道难以迈过的门槛。

刘邦突然感觉自己老了,真的老了,才喝了三碗酒,眼前的东西就开始变得模糊起来。头脑也迷糊了,他就那么靠着坐着,睡着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当宴会结束时,刘邦已经迷糊了一觉了,不过,他的心情还很激动,他说:“在外的游子总会惦念故乡,朕虽然建都关中,不能时时回来,但朕死后,朕的魂魄还会喜欢和留恋故乡,回来陪伴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