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轩辕洞邂逅太乙仙(2 / 2)

祖师老子授道轩辕帝,便在此洞中研经悟道。”

小疯子见此洞府仙气萦绕,似真似幻,宝气冲天,五颜六色宝石纵横镶嵌,将这洞府照耀的如同仙境一般。

“帝二十五子中有一子,大有轩辕黄帝之风,名归,自幼便追随岐伯精研医术,故才有今日岐黄一说,岐伯精通脉理,传归太虚太玄太乙经。故成立我太虚太玄太乙门,也就是今日太乙门,我门传人太少,非不想弘扬我门,而是贤智之人天下难寻,至我辈已历七十六世矣!

每代先贤继承者一二人,必是精医理,识金方,心怀天下慈悲为怀之人,习练太乙功乃为治病救人,不是逞强好胜,博取功名利禄。是故人间只有医者,却从未有人知道我太乙门,只有你我心中自知。”

小疯子闻听点头连连,难怪自己不知这太乙门,原来是太乙门人从来不在人前人后提及太乙门三字,只有自己门人才相互心知肚明,不得对外人提及半字。

“娃儿,今夜老汉我在这洞中打坐,突觉心中烦躁,心绪不宁,才觉察到人世间有人与我修炼同样功法者今夜到访峨眉山界。小娃儿你可能还不知,修炼我太乙功者,火候到了一定程度会遥相呼应,心灵自知。便是我太乙真诀的奥妙所在。”

小疯子闻听此言恍然大悟,难怪自己心中有一种难言之惑,原来如此。

“老汉我大喜,便出洞找寻,最后见你小小年纪便如此悲天悯人,施妙手废了那心怀叵测僧人的武功,同时救了那老道和老僧二人。不偏不倚,中正以待,果然不失我太乙门人之风,老汉我甚是欣慰至极。”

小疯子一听,倒是一脸不好意思,连道:“师爷谬赞了,小子我生性顽劣,不服管教,自幼我行我素,可是爹爹自幼却教诲小子我上天有好生之德。人活一世,草木一秋,皆是鲜活生命,怎可无端损人性命,是奸,是善,是骄,是嗔皆有老天公断,非我辈人所为之举。”

“娃儿如此年纪便参透道家无为之道真乃神乎其神啊!先祖明鉴,我门后继有人。老汉我可以瞑目了。”

“师爷说的哪里话来,由师爷在小子我才知师门出处,若没师爷小子我更不知将何去何从。师爷,小辈我还有很多不解之处要向师爷请教呢!”

“奥?”老者双目精光一现。

“小子我还未请教师爷名讳!今年高寿几许呢!”

“奥,原来如此啊!老汉我原本姓陈,至于年岁老汉我自己都不记得了,只感觉在这神仙先祖洞府居住了近百年。”

小疯子闻听大骇,我门先祖没想到是如此高龄,看来人世间真的有羽化成仙一说不成。

出洞外,此时天光大亮,老少二人更是相见恨晚,不知不觉便如爷孙一般。二人又弄来一些素食,边吃边聊,诉说当今天下之事。

最后谈论人间至道,不视不听,不思不念。小疯子自然感慨万千,畅所欲言,老汉闻听含笑点头,果然先祖护佑,此小儿天资聪慧,聪明过人,理解之法更是异于常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引经据典涉猎广泛。

临近分别,老汉从怀中掏出一方白玉版,版型不大,华润异常,上面却空空如也,郑重交到小疯子手中道:“风易飞接令,太乙门第七十六代传人陈一,今传位风易飞为我太乙门第七十八代门主,继续秉持我门严令,造福天下为己任,风易飞可尊否?”

小疯子一听大惊,赶紧跪倒在地,恭敬接过,道:“弟子谨遵法令。”说罢恭恭敬敬磕头拜谒。

老汉随后将几片竹简乃是本门律条交给风易飞,叮嘱再三竹林古阵出入之法,小疯子应允不迭。并与陈一约定,一年之内定会与父亲邗云再次相约轩辕洞,拜祖祭奠,老汉点头含笑。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老少二人不觉间一天渡过,总觉时辰太快,流光匆匆,但总有分别一刻。

老少出竹林,晚霞飘空,小疯子眼含热泪挥手作别。

老人晚风中孤零零站立山腰处显得如此形单影只,眼望后辈小子离去背影,凄然悠悠吟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小疯子一路强忍分别之苦,飞身形登萍涉水,回头不时张望离去之路,百感交集,感慨万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