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原本气吼吼的玉王这气也就顺了一些,“既如此,你可知国玺之所?”
大和尚一听就明白了,这敢情是寻不到国玺,所以把自己这个出家人给提揪出来了。
知道了因果,倒是松了口气,“贫僧虽是不晓,却可劝说陛下一番。”
玉王揉了揉太阳穴,心里也是急得厉害,那玩艺素来就被说提神乎其神的,难不成还真成精了?
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你进去劝劝老头子,让他最好识些时务。”
大和尚也没推托,既然已经没办法脱身,那就硬着头皮进去劝上一劝吧!
“陛下,贫僧窃以为,玉王殿下乃陛下之长子,如今陛下年事已高,殿下宅心仁厚,也是体恤陛下。
想让陛下你做了太上皇之后,如大多数年长之人那般,含饴弄孙的多享受几年天伦之乐。
贫僧以为……”
老和尚为了自己的小命,也是豁出去了,可话还没说完,只听得文宣帝呵呵一阵冷笑。
看吧,自己这是墙倒众人推了,儿子逼宫,平时自己当祖宗供着的老和尚也跑来架秧子起哄,自己日子不好过,凭什么这些个谁得势就向谁靠拢的墙头草就能有好日子过呢?
文宣帝抱着我日子不好过,你们谁也别想有好日子过的打算,嘿嘿又是一阵冷笑,“大师神卦,既然你这么急于抱那个逆子的粗大腿,何不自己卜算一番?”
若说这文宣帝为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虽然算不上什么好人,可也不是个昏君。
人老之后越发的疑神疑鬼了,渐渐的他也看明白了,最近这些年,这个视为亲信的大和尚似乎是能力褪化了,并且,大和尚虽然自己吹嘘的神乎其神,可没有人见过他卜卦。
既然如此,那就给这棵墙头草上点儿眼药吧!
这话倒是让在门外偷听的玉王心里“哗啦”一下通透了不少,对啊,从来都听说这大和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是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神人。
可以说连蛤蟆为什么是四条腿不是三条腿这种高难度的问题,他都能一气写一篇不下于三千字文章的高人来详细论述。
自己怎么之前就没想到呢?
玉王倒也知道这是老头子给慧智大师上眼药找不自在呢,可那又怎样?
自己所需的是有用之才,而不是只会吹嘘的废物。
让人把慧智大和尚唤出来之后,玉王更是直截了当,“素知大师通晓天机,可否卜卦探知玉玺下落?”
大和尚吓得一哆嗦,他那些歪门邪道的本事,也就是仗着以前通晓一些这段历史的大事件,偶尔耍点小手段,通过装神弄鬼的方式告知文宣帝的,可真若让他卜算,他可是知道那卦怎么卜啊?
为了小命,老和尚没敢说实话,只是故作高深的微微一笑,“贫僧惭愧,国玺承载得乃大楚之气运,岂是贫僧可透之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