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的许多年,乃至史官的笔下,有一个女人在这场宫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人就是重生过来的李侍郎家那个嫡孙女儿……李雪娇。
打白条和强收私银这两件事,确实是李雪娇的主意,但她也是根据前世种种,为显示自己的的能力和价值,把自己的前世的所知所见提了出来,真正落实下来和强行实施的还是文宣帝和宁王。
从来人们都是柿子捡软的捏,没人敢顶撞文宣帝和宁王,祸国殃民的大帽子就全扣她头上了,而且她从中还没得到一丁点儿实惠,这真是让人憋屈。
平心而论,这件事情,李雪娇当初确实存了私心,可如果说就因此而将全部的责任砸她头上,还真是相当之不地道。
李雪娇有怨,也全然能够理解。
她李雪娇失了名声,还被李府驱逐出门,如今更是连个出嫁做正常人的资格都无有了。
她李雪娇的日子不好过,凭什么他们就能毫无羞耻的把事情的负面影响扣她头上后,还毫无亏欠的继续花天酒地呢?
说起来还真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李雪娇在尼姑庵里受难的时候,那个她梦中的王子裹挟着袭面的春风来了,玉王之所以会来,一方面他对李雪娇其人还是有一定兴趣的,一个深闺弱女子,所思所想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且很具有挑战性,所以他其实是欣赏她的。
知她在此地带发修行,所以此来就存了要会她一会的心思。
但,这也并不是他刻意前来看望她的原因,最大的原因是,这家尼姑庵其实是玉王的一个据点儿。
玉王出身不高,宫中没有一个高高在上的做皇后的母亲,朝堂之上没有一个做丞相外公,支持来自民间,他所具有的是最基层的各行各业的富亲戚,他们依附在他身边,别无二意的以他为王,成为他最得力的武器和最坚实的拥护者。
比如这尼姑庵的主持就是他生母的一个远房姑姑,虽然说出家人不问红尘事,可佛祖也说过,事有可为亦有不可为。对于玉王,老尼姑也只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给予他各种方便,自然而然的也就成为了自家人。
玉王在这里存了一些东西,这些东西握在手上冰冷冷的透着寒气,更裹挟着杀气,他感觉不一般,可却不知道如何利用。
当初,他在地下暗庄也存了一部分,尼参庵里的这部分是还没运过去的,地下暗庄出事后,就一直放在这里了。
之前,总以为自己的地下暗庄是最安全的地方,没成想,却是最先遭难的所在,想想此事,玉王就气得牙极疼。
据他所知那批宝物根本没归到文宣帝手上,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游冰手中。
他倒是想对游冰下手,可游冰现在虽是文官,武功却非常人能及,所以也只能姑且作罢。
李雪娇自认为不是个蠢的,以她此时的处境来看,如果不想老死在这处破破烂烂的尼姑庵里的话,那就得向唯一可以让她看得到曙光的玉王靠拢。
世上不有那么句话,机会从来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