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敛财主意(1 / 2)

文宣帝手捋胡须,就改变了主意,“唉,爱卿在清河这么些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朕怎能让你如此卸任。

虽然如今国库空虚,可从前番辰王的事情上,朕也想到了一个可以为清可敛资的主意。”

转首对各一直眼观鼻鼻观口,一声中响的游冰,“游大人啊,前番听闻元华要举办一个认亲仪式,你回头与她商议一下,让她从皇宫里挪出些稀有品种的花卉进行高价拍卖,所卖善款统一捐给清河县,不知可否?”

文宣帝的意思也表达清楚了,国库没钱,可我们一直在想办法,虽不知能筹措多少,可这是个最基本的对清河县的态度,所以夏大人你就还继续回清河呆着吧!

果然,夏青竹眉毛一跳,如今虽是初冬时节,可清河依旧是个灾年,清河百姓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如果自己就这般甩手走了,这么点儿善款都未必能到清河县里。

以后的事以后再想办法吧,用义捐来的善款先解决一下清河百姓的温饱再说吧!

所以,夏老爷子从大理寺出来之后,并没有直接回清河县,他此次来皇城,原本就是带着任务来的……无非是向户部哭穷,向各衙门哭穷,要救济款回清河县。

如以前夏青竹做为读书人的清高个性来说,进大理寺可以说是他毕生的污点儿,有污读书人的气节,即便是堂而皇之的出来了,那也很觉得失了体面脸上无光了。

可因为时常听叶梨歌的歪理邪说,什么只要禀着一颗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的心,只要路没走错,不管哪种方式都是可以的,用她的话来说就是……条条小路通皇城。

不管你走的是康庄大路还是崎岖山路,亦或是涉水行舟,只要能够到达目的地,过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

一开始夏大人对这种几乎是扭曲了他固有理念的说词还十分反感,可听的多了,经历的多了,慢慢的也就想通了,所以也就不再有所抵触,心里也就坦然了许多。

比如现在,他不急着回清河,用叶梨歌的话来说,既然是文宣帝让元华公主替清河募捐,那就不妨等一时,如果你这个时候回了清河县,只怕是真的募到了钱款,真正到你手上,估计也不剩几个钱了。

何况是,你人都不在皇城了,元华公主是否尽心,你又如何得知?

夏青竹虽为人方正,可也见多了官场上的黑暗与是非,也想明白了这一重,元华公主是高高在上的皇家公主,他说不上话,可他在大理寺呆了一段时间,与附马游冰相处甚好。

非常时期,非常对待,他可以用叶梨歌所说的曲线救国方式,与游冰套套关系总是可以的吧!

夏青竹的转变是叶梨歌看在眼里了,看到突然开窍的老祖,叶梨歌甚表欣慰,所以有时候,一味的冲并不是多么完美的策略,迂回一些,遇事婉转一些,只要有效,又有何不妥?

开了窍的夏老爷子甚有前途,第二天就让叶梨歌替他准备了一些梅园的土特产,以答谢在大理寺对他颇多照顾为名,亲自前往公主府拜见游冰大人。

许是果对夏大人颇多敬重,游冰大人倒是在百忙之中亲自招待了夏老爷子,并且两人还相谈甚欢,游大人也亲口承诺,会让元华公主挑最近的吉日,尽快义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