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公主和亲(2 / 2)

玉玺都没找到,正式的国书签订不了,这还不是问题,那什么还能称之为问题?

生着一嘴络腮胡须的大方道长呵呵一乐,“殿下,大楚国开国以来,可有签订过此种国书?”

玉王一怔,下意识的回道,“却是无有呢!”

“那不就结了,既然无前例可循,咱这就是头一份啊。

既然没啥具体规定的头一份,谁说了算?

咱自己说了算啊,再者说了,国玺是用在大楚国的国家大事上的,没谁规定外事合约是必须要盖国玺的吧!”

玉王一琢磨也乐了,对啊,他这是形成了固有的思维定式,以前但凡有国家大事,都要盖一份国玺,一来显得郑重,二来感觉承载着国运的国玺能够起到足够的压制作用。

习惯成自然,不仅是他,连着满朝文武都如此,一听说要答定国书,自然而然的就想到了国玺。

“道长高议啊!”红叶谷出品,当是不凡,这名声还真不是吹起来的,“惭愧惭愧!”大方道长似模象样的拱了拱手,“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当是也。”

这话玉王爱听,吃着我的用着我的花着我的银子,听我差遣,这个没毛病。

“依道长之意,当如何行事?”玉王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诸事不合,处处需要仰仗着这帮心腹,也颇有了些礼贤下士的模样,起码表面现象如此。

大方道长仔细想了一下,这毕竟是代表一个国家尊严的外事印玺,断不可草率,不仅不能草率,而且还不能有可仿性,起码那些个胡萝卜是仿不来的。

不过,所有这一切,都难不住素有心机的大方道长,于他来说,这都不是事儿,是故慨然道,“殿下,不如找几位臣工前来,大家一起先商议一下外事玉玺的印刻模式和处理方法,然后再寻人篆刻如何?”

虽然大方道长做这种事得心应手,可他前世虽然没有得到过叶梨歌那般系统的皇储的教育,耳濡目染间,也知道凡事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一力揽功从而招人忌恨。

有好处大家一起拿,你好我好大家好,这也是帝王平衡术的一种。

玉王当即就差小太监去请人了,这事儿宜早不宜晚,赶想出办法来,赶紧把秀缘公主打发到桑国去。

就说这是个好办法嘛,前段时间,原本狄人已经有大兵压境之势,可韶家人在桑国边境和大楚国边境传出了,桑国要与大楚国结盟,并将文宣帝之嫡女秀缘公主嫁与桑国老国王和亲的消息,狄人立马就收兵了,一直到如今,不明就理的狄人也没敢冒然来犯。

这不就是个好兆头吗?

玉王的智囊心腹们没多少时间就齐聚御书房,听得玉王几句简要的说明之后,齐齐伸出大拇指,“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