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命有限(2 / 2)

张森曾经是个极度嫉妒的人,而这份嫉妒让张森曾经过得很辛苦。

后来,经过一些事情,这份嫉妒早已消散,张森内心不知是接受现实还是真正的不在意了,她自己并不明白,只是,她不想自己再活得看不清世界了。

看《演绎法》中,夏洛克从一开始就怀疑是他的父亲杀害了背叛他的下属,那是他心中对父亲的偏见,对父亲的不满所造成的,后来真相大白,夏洛克对华生说,“是我错了,我从一开始就带着主观想法去看待案件,就会扭曲客观现实来符合自己的主观想法,所以我永远都看不清真相”。

是从这一句话,张森开始反省自己,后来也终于明白了,是嫉妒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庸人自扰罢了。其实不过是,世人皆有取舍,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又何来完全相同的对待。世上没有人可以贪婪的得到所有的关爱,爱是获得更是付出。这世界上确实是没有人生下来就是为了另一个人而存在的。

有的人责怪自己的父母偏爱另一个孩子,而不是自己,可是事实上,大家却未曾想过,父母是第一次当父母,如果是自己,能够做的更好吗?且每个人本身更是不同的。有的人责怪上司偏爱另一个下属,而不是自己,可是是否想过另一个人能够得到欣赏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工作能力的强大呢。这世上,若是有人疼爱,是幸运,若是没人疼爱,不能自暴自弃而是应该自己创造与争取属于自己的快乐。

偏爱是这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张森曾经这样觉得,得到时幸运,得不到也绝对不自我折磨。也就是在这样的想法下,张森消散了这份嫉妒。

主角光环是剧中的存在,这世界上谁也不是陪衬,少一份以自我为中心,便多一份洒脱与快乐。

回归剧情,霓凰和蒙挚发现梅长苏的身体状况时,张森的心又抖了一次。如果知道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一年时间,张森无法体会那种感觉,也不知道自己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态,还有一年会做什么呢,张森想,应该是去做想做的事情吧,学画画,学游泳,学吉他,那些一直很感兴趣却没有真正的去做的一些事情,可是又担心一年的时间来不及。想及此处,张森想,为什么非要等到那个时候才开始做呢,现在又何尝不能去做这些想做的事情呢。

人生处处有意外,没有人能够预料未来会发生些什么,更没有人能够预测自己的寿命,人们总是说,以后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怎样怎样,然后总是一拖再拖,从未真正的去做些什么,从未真正的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然后在生命的尽头,不能安然的面对死亡,总觉得有好多好多的遗憾。

生命虽然有限,却是足够的,觉得不够只是因为没有好好珍惜过。只要能问心无愧,只要能勇敢不拖延的做了想做的事情,就算生命的下一刻发生了无法预料的意外,也不觉得遗憾和悔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