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难得逛大街(1 / 2)

坏脾气的老谢 毛皮皮 1530 字 2020-08-15

姜沪生说:“话是那么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但是我心里也急啊。机器早点到位,我也好早点恢复本职技术工种。闲着这几年,我的技术水平都退步了。”

姜沪生的本职工作是螺旋桨叶片强度测试。

谢晋元这时候也喝的有点醉醺醺了,他一撇嘴,不屑的说:“什么大机器太重没办法不回来?这些领导,都是榆木脑袋,不开窍。”

姜沪生说:“老谢,你就吹吧。放心大胆的吹。反正这里没有外人。”

“我吹牛?”谢晋元的性格,受不得别人激将。他说:“用起重机把冲压机放到大平板拖车上,拉回来不就行了?难道保定找不到赵总十吨的平板拖车?”

姜沪生说:“平板拖车当当有。但是拉不动啊。”

谢晋元伸手指着姜沪生脑门说:“老姜,他们领导不开窍,怎么你也不开窍?才十吨而已,怎么会拉不动?人拉不动就用汽车,汽车拉不动就用牲口。十头牲口不够就用一百头。难道保定府弄不到一百头牲口?”

被谢晋元这样一说,姜沪生开窍了:“对啊。我听说保定有很多的毛驴。别说一百头,一千头毛驴也不是问题。”

“哈哈。老谢,没想到这顿酒没白喝,喝出个办法来。我看这个办法很好。我这就回去告诉他们。老谢你这下又要立功了。”

“去去去。这算什么功劳。一句话的事儿。你要就给你。”谢晋元说着说着,竟然醉倒了。

兰妮儿过来招呼,把他扶到里屋床上,姜沪生自己晕晕乎乎的回去了。

姜沪生略微情形之后,就来到厂长办公室,进门看见陈铎孩子发愁,烟灰缸堆满了烟头。看见姜沪生进来,也没心情搭理他。

姜沪生也不介意,开口说:“陈厂长,我有办法了。”

陈铎漫不经心的“哦”了一声,紧接着回过神来,激动的站起立,一把抓住姜沪生胳膊,急切的问道:“老姜,你说,你真的有办法了?快说说,什么办法?”

姜沪生点点头,说道:“向市里借平板拖车,用毛驴拉回来。”

陈铎听了大失所望,放开姜沪生,说道:“这算什么办法。汽车都拉不动,毛驴更不行。”

静胡说说:“汽车不行,毛驴可以。十头毛驴不够,可以用一百头。在这个保定地区,找几千头毛驴出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对啊。”陈铎明白了。他知道自己的思路太狭隘了。人多力量大,这个简单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毛驴多了,力量也同样会很大啊。

他高兴的握住姜沪生的受:“老姜,还是你想的办法好。都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句话真是说对了。”

姜沪生赶紧澄清说:“这个办法是安装队的谢晋元想出来的。”

陈铎摇摇头:“老姜,我知道你俩都说从兴平来的,你想帮他,我能理解。不过,谢晋元一个大老粗,能想到这个办法?你就不要谦虚了。”

然后不等姜沪生再说什么,他就转身出去,对厂办的人说:“赶紧通知大家开会。就说冲压机有办法了。”

听说有办法了,大家都好奇起来。不到十分钟的功夫,开会的人就到期齐了。陈铎兴奋的对大家说:“技术部的姜沪生想出来一个办法。用毛驴加平板拖车,可以把机器运回来。”

大家听到之后,反应和他刚才一样,都不相信。丁铁成问道:“老陈,汽车都拉不动,毛驴行吗?”

陈铎听了,心里感叹,开口说道:“刚听到这个方法的时候,我和你想到一样。我没有想到,这里说的毛驴,不是一头,可以是几十头,几百头。”

听到这句话,大家顿时都明白了。心里都在感叹,这个姜沪生,不愧是上海人脑子就是好用。这个方法很简单,一点九头,可就是没有人想得到。

陈铎意气风发的宣布:“下面,就是具体落实了。”

陈铎将这件事情分解开。有人去市借平板拖车,有人和火车站协商借起重机,有人去找崔书记借毛驴。

崔书记大力协助,立刻就把任务传达到伏击十几个村子,当天就筹集到三百多头毛驴,连同毛驴的主人。崔书记大方的对厂里来人说:“三百头毛驴如果不够的话,我还可以去别的村子征集。”厂里的人赶紧连声道谢:“谢谢崔书记。我们领导说了,一百头毛驴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