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后,他翻出名册,打开一看,这个分厂里所有要批斗的人员名单。不过等到他继续反倒后面,心里就有些吃惊了。
后面的内容,不仅仅是名单了。在每个人名字后面,还备注了这个人一些重要的事情。这些事情,就是这个人的隐私。有的事情看上去很隐秘,在档案中都未必会有。真不知道路星海他们在怎么查出来的。
哦。他明白了。原来,路星海他们每次开大会的对象,不是随意的,是根据这本名册确定下来的。那么,现在没有了这本名册,路星海他们怎么办?
谢晋元幸灾乐祸起来。接着,就想到,这个名册放在自己手里是一点用也没有。是不是应该交出去?记得张方宇临走的时候也说过,最好交到苏东海手里。
交给苏东海?但是他隐隐的感觉到这本名册交出去不好。这里面涉及到许多人的秘密。要是被别有用心的人拿到,就等于将他们的把柄送给坏人掌握了。这样的话,万一出现不好的事情,自己等于为虎作伥。
苏东海是不是坏人?他也不敢下结论,但是,从以前这个人利用职务之便收人家送礼的事情上,他觉得这个人本质上不好,不可靠。他既然能够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好处,焉知他会不会利用这个册子里的事情为自己谋取私利呢?
万一,他用这个名册里的事情要挟对方,自己就是在帮他做坏事。怎么办?
嗯,这个苏东海很可能会这样做。不能交给他。
交出去不妥,留下来无用。怎么办呢?
想了一会儿,谢晋元那山东人的豪爽性子发作起来。他一巴掌拍在名册上:“想不出来就不想了。费那些脑子干什。干脆一把火烧了不就得了。反正在这段时间,在厂里被烧掉的东西多的去了,也不差这一件。”
他来到厨房,凑到煤炉子上,点燃了这个名册。
纸张的东西很好烧。明黄色的火苗,卷起一阵黑烟。张方宇带着几个人忙了一个多月整理出来的,记载着厂里几十个人隐私的册子,没过几分钟,就这样就化为地上的灰烬。
谢晋元拍拍手站起身来,轻松愉快的回去睡觉去了。
他不知道,这一把火,实在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烧掉了对厂里几十个领导和技术员来说的一个很大的安全隐患。
可以说,这一把火,对于这些人是一个大恩,是一个谁也不知道的大恩,包括烧火的人,也没有意识到这把火的意义。有一本书里面讲过这样一段话:
挽救了别人生命财产而自称义举的人,众人并不因其行为而称之为义举;对别人施惠后企求回报的人,众人并不因此其施惠回报他。这是人们的性情使然。
大义没有具体的行为状态,大恩没有具体的形象。大义之举,被解救的人尽管不认识,但是却尊重他们的恩人;大恩落定,受到恩惠的人尽管不认识,但是却会回报施恩者。
以前群众有兴趣,愿意来他们召开的大开会,很大原因就是因为他们时不时的暴露出别人的隐私。现在红新卫没有了名册,不知道该谁,即使拉出来一个,也不再有隐私了。空洞无趣的喊口号,两次下来,就没有多少群众参加了。
不知道谁出的主意,路星海带人跑到当地组织,请求出面支持自己的组织。具体情况没有人知道,大家只是看见路星海灰溜溜的回来,再也没有提起这档子事儿。
新卫厂的职工,有些人参加组织天天忙于活动,有些人没有参加,就袖手旁观看热闹。工厂没有人上斑,陷于停产状态。这样的情况仅仅持续不长时间,大家就发现,不知不觉之间,出现了各种生活用品极度匮乏的情况,给工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几乎所有的生活物品都凭证供应。买粮食就需要粮票,买糖需要糖票,买酒要酒票,买布要布票,买自行车,要自行车票。那个时候,钱真的不是万能的。有钱没票,也买不到东西。
在这样经济状态下,谢晋元的第五个孩子出生了。有人来家看望,带来半斤红糖。红糖当时是十分稀缺的,妻子兰妮儿高兴的不得了。
尽管谢晋元和兰妮儿之前已经决定,不再要孩子了,但是知道妻子又有了之后,谢晋元又改变了决定,还是让妻子把这个孩子生下来。这件事让兰妮儿明白了,男人的保证和决定,都是靠不住的,是可以随时改变的。
不过,兰妮儿对这个孩子的出生也很开心。因为,这是个女儿。她心里美美的想着,大女儿帮助做家务,小女儿做父母最贴心的的小棉袄,三个儿子支撑老谢家传承。按照老家的说法,两个女儿一头一尾,中间三个儿子,这样的家庭结构,是最美满的。
谢晋元和兰妮儿都没有想过,为什么在夫妻双方都已经决定不再要孩子之后,这个小女儿还会来到这个家里?这是不是老天爷对谢晋元烧掉名册不言之恩的回报?
总之,老天爷做的事情,咱也不知道,咱也不敢问。
工厂不生产,必然会引起经济问题。经济问题的根源是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根源就是由于群众组织之间的争斗,所以解决的办法首先要将各个组织都联合起来,新卫厂成立了一个联合委员会,这个新组织的任务,不能只是搞政治,要在同时,努力促进生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