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富人怎样致富(1 / 2)

论富人. 任宪宝. 6417 字 2020-08-13

如果你有周密的计划并且坚持不懈,你将财源滚滚

我的好友汤姆是一名优秀的证券经纪人,他常说:“令人遗憾的是十分之九的客户都赚不到钱。”汤姆接着解释说:“虽然这十分之九的投资者没有赔钱,但他们却也没能赚到钱。”

富爸爸向我讲述了一件类似的事情:“大多数自认为是投资者的人,会在一天之内挣到钱,并且在一周之后又赔了进去。因此他们没有金钱上的损失,但也没有赚到钱。但是他们仍然认为自己是投资者。”

多年前,富爸爸就告诉我,人们想得较多的投资实际上是好莱坞影片中的投资方式。普通人常常看到:场内经纪人在交易日的开盘时大喊买订单或者卖订单,或者看到某位大亨在一场交易中赚到数百万美元,或看到股票价格暴跌后,投资者跳楼自杀。对富爸爸而言,这些都不是投资。

记得我曾看过一个采访沃伦?巴菲特的专题节目。采访中,沃伦?巴菲特这样说:“我去市场的惟一目的,是看看有没有人做蠢事。”巴菲特解释说,他从不关注电视上股市专家的点评,也不通过了解股价的上涨下跌来指导他的投资。实际上,他的投资与股市的喧嚣声以及所谓的投资参考消息毫无关系。

投资并非象大多数人所想象的

几年前,富爸爸解释说,投资并不是多数人想像的那个样子。他说:“许多人以为,投资是一个充满戏剧性、激动人心的过程。还有人认为,投资包含风险、运气、时机和热点投资消息等诸多因素。有些人自知对投资这个神秘课题知之甚少,因此,他们找到内行一些的投资者,把资金连同信赖一并交给他们。另外一些所谓的投资者要显示他们比其他人懂得多……

因此他们进行投资,以此证明他们智胜一筹。这就是许多人眼中的投资,但我的投资却不是这样的。我认为,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

当我听富爸爸的这一席话时,我在一旁低声地重复着:

“投资是一个枯燥无味的计划,是一个通过机械操作而达到富裕的过程。”接着我又问:

“为什么你会这样认为呢?”

“这正是我想说的问题。”富爸爸说,“投资仅仅是一个由固定程序、策略和一系列能使人变富的措施组合而成的计划……这一切几乎能保证你成为富翁。”

“一个能保证你成为富翁的计划?”我问。

“是几乎能保证,”富爸爸重复道,“这其间仍有一些风险。”

“你是说投资不是一个冒险而激动人心的过程?”我迟疑地问。

“对。”富爸爸说:“当然,除非你认定了投资就是你想像中的那个样子。不过对我而言,

投资就像按照食谱烤面包一样简单无味。我个人并不喜欢冒险,我只想成为富翁。因此我只要照计划、食谱或公式去做就行了。这就是我对投资的看法。”

“既然投资就像照食谱烤面包那样简单,那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遵循投资程序呢?”我问他。

“我不知道。”富爸爸说,“我也时常问自己相同的问题。

我很奇怪,每100个美国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这是什么原因呢?在这样一个致富机会人人平等的国度里,只有少数人成为富翁,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我想富,可我没钱。因此对我而言,制订一个富有的计划和找出与之相应的方法,然后照着它们去做,这是很自然的想法。你有没有想过,当他人为你指引一条光明大道时,你为什么还要试图走老路呢?”

“我不知道。”我说,“大概我还没意识到那是一条成功之路吧。”

富爸爸接口说:“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对大多数人而言,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却难如登天。”

“为什呢?”我问。

“因为遵循一个简单的计划是一件单调而乏味的事情。”富爸爸说,“人性是很容易对老做一件事变得厌倦无聊的,因此他们总要寻求刺激和有趣的事情来做。就是这个原因,导致100个人中只有三个人是富翁。他们起先照计划去做,没过多久,就感到这种日子索然无味。于是他们抛开计划,寻找一种能快速致富的魔法。他们的一生都在单调和趣味往返交错的过程中度过。所以他们没有成为富翁。他们不能忍受日复一日地遵循一个简单而枯燥的致富计划。许多人认为,投资致富的过程很神奇,同时他们还会认为,如果计划不够复杂,那就不算是个好方案。相信我,涉及投资时,简单要比复杂好得多。”

“你是在哪儿找到你的公式的?”我问他。

“在《大富翁》游戏里找到的。”富爸爸说,“很多人还是孩子时就玩过《大富翁》游戏。

但不同的是,从小到大,我从没间断过玩这种游戏。还记不记得几年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教你和迈克玩这个游戏?”

我点了点头。

“还记不记得,这个简单游戏教给我们一种能带来巨大财富的方法?”

我又点了点头。

“这个简单的方法是什么?”富爸爸问我。

“买四幢绿房子,然后用它们换一家红色的酒店。”我轻声说着,童年的记忆涌上心头,

“你告诉过我们很多次,那时你很穷,在现实生活中,你的《大富翁》游戏才刚刚开始。”

“是的,”富爸爸说,“你还记得我带你去看现实中的绿房子和红酒店吗?”

“记得,”我回答,“我还记得看到你在现实生活中玩这个游戏,我是那么地惊奇。那时我才12岁,但我知道对你而言,《大富翁》不仅仅是一个游戏,只是我仍没认识到这是一条通往财富之途的简易途径。我没有看清这一点。”

“我一旦学会了这个程序,用四幢绿房子交换一家红酒店,就能自如地运用了。甚至在睡梦中,我都会想到这个方法,很多时候,这个方法就像是我天生会做的事情一样。用不着细加思索,我自然而然地就会用到它了。10年来,我一直遵循这个计划去做,直到有一大梦醒时,我才意识到自己成了百万富翁。”

“它是你计划中的惟一部分吗?”我问。

“哦,不是的,这种策略只是我所遵循的简单程序里的一种。我认为如果程序复杂的话,是不值得采用的。如果学完该程序后你仍不能运用自如的话,就放弃它吧。如果你的策略很简明,就大胆地运用它,投资和致富就是这样简单。”

一本给那些认为投资困难的人们的好书

在我的投资课上,很多人对“投资是执行计划的单调乏味的过程”这一观点心存疑虑。他们总想从投资高手那里获取更多的事实、数据和证明。但由于我不是投资技术专家,我无法提供他们学术性的证据,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了一本关于投资的好书。

詹姆斯?p?奥肖内西的这本书是送给那些认为投资是有风险、很复杂和危险的人的。同时,它也是那些自认为智胜一筹的投资者的最佳读物。这本书有学术性、数字性的证据阐明:在大多数情况下,被动、机械化的投资系统会打败由人组成的投资系统……即使是基金经理也不例外。

这本书还阐释了十分之九的投资者赚不到钱的原因。

奥肖内西的这本畅销书题为《华尔街股市投资经典》(whatworksonwallstreet:aguldetothebestperforngin-vestntstrategiesofallti),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两种

不同类型的决策方法:

1.经验型的分析方法或称真觉式分析方法。该方法以知识、经验和常识为基础。

2.定量分析法或称精确统计法。这种方法以大量数据为基础,推论出各种关系。

奥肖内西发现,多数投资者在作出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偏爱直觉分析方法。在多数情况下,直觉分析法的投资者常常作出错误的决定,或败给几乎是纯机械的方法。奥肖内西引用《科学推理的局限性》(thelitsofscientificreasoning)一书的作者大卫?福斯特的一句话:“人类的判断力远远小于我们所想像的。”

奥肖内西还写道:“他们(包括基金经理人)之中的所有人认为自己有过人的洞察力、超凡的财商和选择有利可图股票的非凡能力,不过一般说来,百分之八十的有利可图的股票是参考标准普尔500指数而选择出来的。”换言之,纯机械化的股票选择方式,胜过百分之八十的股票投资行家。这还意味着,即使你对选股一无所知,但只要你采用纯机械化的、非直觉型的投资分析方式,就可以让那些受过所谓良好训练和教育的投资行家们败下阵去。这就是富爸爸所说的:“投资是机械化的呆板而简单的过程。”或者这样说,你想得越简单,冒的风险就越小,就越是高枕无忧,赚的钱却越多。

奥肖内西书中提到的另一些颇有趣味的观点是:

1.大部分投资者注重个人经验,而不太在意基础事实或基本利率。也就是说,他们重直觉而轻事实。

2.多数投资者偏爱复杂程序,而轻视简单程序。他们总有这样一种观念:不复杂不困难的程序算不上是好程序。

3.简单化是投资的最佳原则。谈到这方面时,他提及我们中的多数人不是将投资简单化而是:“我们使投资变得逾加复杂,我们追风,热衷于股市小道消息,让冲动主宰了我们的决定。我们凭直觉和股市热点判断买进还是卖出,在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和基本投资策略的情况下,我们进行着一笔笔失败的投资。”

4.他还指出,投资高手和一般投资者都会犯相同的错误。

奥肖内西写道:“直觉投资者说他们每作一个决定,都要经过客观冷静地思考,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做到。”《财运和愚蠢》(fortuneandfolly)一书中有一句话是这样的:“虽然直觉投资者的办公桌上堆满了分析透彻的调查报告,但最终能被选为退休基金经理的,还是那些投资高手主观上认为不错的人,即使这些人的表现并不出色,但只要他们之间的关系好,那么谋到这样一个职位是不在话下的。”

5.“投资成功的必由之路是:用心关注和研究投资的远期结果,努力找到一个或一系列有实际意义的投资方法及策略,然后在二者的指引下进行投资。”他还指出:“我们必须明确在投资中策略的优越性和重要性,而不能只关注投资本身。”

6.历史总是在重演。人们总相信此刻与以往不同。他写道:“人们相信现在不同于过去。时下,网络进入了市场,第三市场经纪人占据着市场,个体投资者被他们的基金经理取而代之,这些基金经理控制了大量的共同基金。有人认为,这些基金经理对投资有着不同的独到见解,同时人们相信,五六十年代的投资策略用于未来的投资中,已没有多少新意和价值了。”然而,自从牛顿这位伟大人物的“南洋贸易公司发财之梦”在1720年底化为泡影后,投资策略就没有太多的改变了。牛顿面对失败,只能仰天长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动速度,却无法测量人们的愚昧程度。”

7.奥肖内西并不是说投资一定要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参考标准。他仅是以此来说明直觉思维投资法和机械投资程序之间的相同之处。他接下去说以标准普尔500指数作为参考来投资,并不是最好的程序,但不否认它的确对投资者有所帮助。他解释说,在过去的五至十年中,大盘股是最好的。然而再往前的46年的数据显示,当时买小盘股是明智之举,那些资本总数还不足2500万的公司发行的小盘股,着实让投资者们大赚了一把。

由此我们总结出一个经验,你拥有的数据的年代越久远,你对投资的判断就越精确。从中,你可以发现在过去久远年代中应用得最好的投资方法。

富爸爸的看法与此相似,基于这个原因,富爸爸找到他自己的程序:他创建自己的公司,并通过商业公司购买不动产和股票。这个程序至少在200年内都是赚钱的好方法。富爸爸说:“我教你的和我所用的这个程序,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已造就出了不少的超级富翁。”许多人认为,印第安人做过一次亏本买卖,仅仅得到价值24美元的珠子和饰物,就把曼哈顿岛和纽约卖给了荷兰西印度公司的彼得?米纽伊特。但如果印第安人按百分之八的年利率把钱投资出去,那么今天,24美元就值27兆美元了。这笔钱用来买回曼哈顿岛都绰绰有余这笔交易不是亏在钱上,而是败在没有投资计划上。

8.“我们想的和实际做的,总是有着天壤之别。”

找一个可行的程序并照着去做富爸爸几年前对我说:“找一个可以让你致富的方法,然后照着去做。”每次人们告诉我,

他们用5美元买进的股票,现在是30美元时,我常常疑虑不解,因为这种做法打乱了他们的计划、违背了他们的成功程序。

这些追求热点投资项目和迅速致富的故事,常常让我想起富爸爸的话。富爸爸说:“许多投资者,就像是在野外开车兜风的一家人。忽然,几头长着巨大鹿角的野鹿出现在前方。司机,通常是这家的男主人就会叫道‘好大的雄鹿呀’。由于受到惊吓,鹿群本能地朝路旁的农田逃窜。司机扭转方向盘,离开原先的路去追鹿群。小车驶过农田、进人丛林。路面高低起伏、崎岖不平。家人们恐慌地叫司机停下来。可是太迟了,小车冲到河边,刹车不及,坠人水中。这个寓言告诉我,当你背离了你的简单计划,改变方向去追寻眼前的诱惑时,灾难就要发生了。”

意向测试

无论何时,当有人说“赚钱要先投钱”时,我不敢苟同。

因为富爸爸说过:“你不必靠造火箭致富。赚钱不是一定需要高等教育、好工作或是本钱。你只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然后制订一个计划并坚持到底就足够了。”换言之,赚钱贵在有条不紊、坚持不懈。如果以金钱来衡量,有条不紊、坚持不懈的精神通常都是价值连城的。

奥肖内西引用了一句我最喜欢的话,这句话出自著名卡通人物波戈之口:“我们的敌人就是我们自己。”这是我的至理名育。如果当初我听富爸爸的话,一直遵循我的投资程序,那么我现在会更加富有。

意向测试问题:

1.你愿意把一个简单程序纳人你的计划,并且不懈地坚持直至你获得成功吗?

是________否_______

当我被问到:“你在哪儿学会致富方法”时,我回答说:“小时候玩‘大富翁’时学到的。”

一些人以为我在开玩笑,另一些人则等待下一句话,期望这只是个引子。然而,这不是一个玩笑,我不是在开玩笑。“大富翁”中的变富规则是简单的,但在生活中它也同样有效。

4个绿房子,1个红酒店

你或许还能回忆起“大富翁”中的致富秘密:就是先买4个绿房子,然后再把它们卖掉,再去买一所红色的大酒店……这就是全部规则,也是我妻子和我用来致富的规则。

当不动产市场变得很不好时,我们用我们手头有限的钱购买尽可能多的小住宅。当市场改善时,我们卖掉4个绿房子,然后买1个红色的大酒店。我们不必工作,因为我们的红色的大酒店、公寓和迷你住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现金流。

这对汉堡包也育效

或者你不喜欢不动产,那么你还可以做汉堡包,建立汉堡包企业并授予特许经营权。几年后,不断增加的现金流会为你提供多于你支出的钱。

实际上,这就是通往巨大财富的最简单的途径。换句话说,在这个高科技的世界里,巨大财富的原理一直是简单的和低技术含量的,甚至可以说,这只是一个常识。但不幸的是,涉及到钱的问题时,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常识也就不再成其为常识了。

例如,有些事情对我而言没有任何意义,包括为钱财损失提供的税收减免,以及终生负债的做法。再有就是诸如当你的房子是一项负债并且每天还要耗费你的现金时,你也称它为一项资产。或者认为花费的开支多于它所获得的税收。或者把孩子送到学校,希望他找到好工作,而不教给他任何的财务知识。

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

做富人做的事很容易,有非常多的富人在学校里的表现不是很好,这是因为变富的“做法”很简单,你不必上学就可以变富。致富的“做法”总不会比火箭科学还复杂。

我向你推荐一本经典图书:内波里恩?希尔的《思考与致富》。我年轻时读过这本书,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的生活方向。事实上,是富爸爸先建议我读这本书的,并且很多人都很喜欢它。

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这本书叫作《思考与致富》,而不是《努力工作与致富》,或是《得到工作与致富》。实际上,最努力工作的人最终绝不会富有。如果你想变富,你需要“思考”,独立思考而不是盲从他人。我认为,富人最大的一项资产就是他们的思考方式与别人不同。如果你做别人做的事,你最终只会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而对大部分人来说,他们拥有的是多年的辛苦工作,高额的税收和终生的债务。

当有人问我“要从象限左侧转到右侧,我必须做什么”时,我的回答通常是:“关键不是你要做什么,而是你‘思考’做什么以实现你希望的改变,也就是说,为了去‘做’需要被做的事情,你首先需要‘成为’谁。”

你想成为那种买4个绿房子然后很容易地把它们变成一个红色酒店的人吗?或是你想成为那种买4个绿房子然后很困难地把它们变成一个红色酒店的人吗?

几年前我上了一个“如何制定目标”的培训班。那是70年代中期,我简直不能相信我花了150美元和一个美丽的周末去学习如何确定目标,我宁愿去海边冲浪。可我却在付钱给别人,让他教我如何确定目标。有几次我几乎退出了,但是我从中学到的帮助我获得了我一生想要的东西。

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三个词:成为―→做―→拥有。

然后说,“目标是这三个词中的‘拥有’。这些目标包括拥有优美的身材、拥有完美的人际关系、拥有几百万美元、拥有健康、拥有名誉等。大部分人一旦确定了他们想要拥有的东西,即他们的目标,他们便开始列出他们要‘做’的事情。因此很多人都有‘要做的事情’的单子。他们确定目标然后开始‘做’。”

她先举了个减肥的例子。“大部分想拥有完美身材的人都节食,而后去健身房。坚持几个星期后,大部分人又开始吃薯条和比萨饼,并且不再去健身房,而是坐在家里看电视。这就是只追求‘做’而不重视‘成为’的例子。”

“这不单纯是节食的问题,这是你按照有效的食谱必须成为谁的问题。每年都有很多的人为了保持身材到处寻找完美的食谱。然而遗憾的是他们都把注意力集中在他们必须做的事情上,而不是他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上,这种思想若得不到改变,再好的食谱也不会起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