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脾气不怎么好,动不动老爱拿我们说事。记得有一次他喝“醉”了酒,一到家就把我和哥两人拉拢,开始了一番训导。依着酒性,用“一针见血”一词借题发挥,硬是把我们兄妹俩说到泪流满面。他那“一针见血”的评判,真让我们分不清,他是醉还是醒。
印象中,只有爸爸喝酒的时候话才最多,说的话也才最在理,同时也是我们最不爱听的时候。那时的他,依我看足可以去当一个演说家。真不知道那些词是从哪股神经里蹦出来的!如果说是酒话,可哲理性却很强。他偶尔会说道:“我和你妈就是牙膏,一辈子就让你们几兄妹挤啊挤,挤到死的时候,就再也挤不出来了。是牙膏就总有挤完的一天,现在,你们靠着我们,等牙膏挤完了,你们靠谁?还不得靠自己。如果不长点本事,靠自己能靠得住吗?”有时他还会说:“我和你妈就是一棵棕树,为了卖钱,总是往棕树上剥棕,长出一层就剥一层,如果有一天棕树死了,剥棕的人还去剥什么啊?”归根到底他只说了一个理,人活在世上,就要有本事,靠父母靠不了一辈子。他说着,我们听着,小时候觉得烦,现在想想,那些比喻虽不是最恰当,却很受用。
爸爸是爱我们的,可是他从来不说他爱我们。每次回家他只说:“回来了,吃饭了没有,没有的话爸爸给你做!”我说:“吃过了。”他还不放心,总要给我们做点什么好吃的。每次只要我们回家,爸爸都会亲自下厨给我们做一桌好吃的。尝到爸爸的手艺,心里很甜。爸爸对我们的爱,是用这种无声的方式来表达。每次给爸爸带东西回去,他总要给别人讲讲自己的女儿。我一回到老家,邻居们都说“你对你爸爸真好”。越是这样,我越觉得对不住爸爸。工作这么多年了,从来没为爸爸买过一件像样的衣服,给他带过一件像样的东西。每次给他买东西的时候,他总说别买,只要人回来就行了。带了东西回家,他又会一直念着我的好。爸爸越是这样,我越不知道该如何向爸爸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或许,缘于父母对子女的爱,不是因为给他带什么贵重的东西,而是缘于那份深深的亲情。
爸爸不仅如此,还很孩子气。记得有一次,我去香港给他带了一件皮衣,他逢人便说,这是我家小美从香港带回来的。好像那件衣服里,融入的是我所有的爱。我给妈妈带了一条铂金项链,爸爸又开始不高兴了:“为什么给你妈买铂金链子?你妈戴金的肯定不吃饭也会饱的。”这话是由妈妈转达的,突然听到这话时,我心跳了一下,爸爸老了,真的老了,这人一老,就越来越像小孩子了。爸爸有时还很会逗人笑。以前爸爸老爱围着妈妈吵架,我参加工作以后,每次想回家,总因为怕看见他们吵架而放弃回家的念头。有时甚至会说:“等你们什么时候不吵了,我就回家了。”现在爸爸悄悄跟妈妈商量:“我们以后再也不吵了,不然孩子们都不回家了。”妈妈跟我说这话时,我忍不住笑出了声,这人上点年纪就像孩子了吗?妈妈说,自从爸爸跟她打过保证,他们之间吵得少了,关心多了。
今天,爸爸一个人在老家,我这边除了爸爸不在外,其余的人都聚齐了。快到吃饭的时间,爸爸突然打了个电话问我老舅来我这吃饭没?我告诉他,来了,我们这边有六个人吃饭,爸爸一听这话,马上挂了电话。大抵是因为爸爸长时间一个人在家,既孤单又没人做饭,他可能又没地方吃饭了,一听说我这有六个人吃饭,他习惯性反射吧。我想让妈妈回家给爸爸做饭去,妈妈又说,小弟现在要考试了,得帮我们煮一段时间的饭,等小弟考完试再回老家。真不知道爸爸一个人在家是不是吃了饭,吃得好不?一个人在家过得舒心不?他养的那只鸟叫得还欢不?但是我真的想跟爸爸说一句,“爸爸,你一定要吃饭。”
2005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