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
越是离家就越想家,这才离开家数月就又想家了。曾在校读书时,不知道什么是家,更不知道想家,那时的家不过是每月生活费的一种守望而已。逐渐地人大了,家的概念似乎越来越清晰了,竟然不时想起了家,回家的欲望在春节前夕变得尤为强烈,每当看到别人贴春联,采购年货就莫明其妙的泪流。后来,一放假就迫不及待地往家赶。春运客流如注,车站里归心似箭的人并非仅我一人。
那天,我提着行旅,独自徘徊在街头,友叫我等他下午一同前行,可我急不可待,就独自前行了。回到家,家还是家,唯有父母嘴角悄然爬上的笑靥有所改变外,其余的均没有任何变化。可为什么一回到家,就心安了呢?
家或许是一种寄托,是一种思念,更是滋长蔓延的根,回到家就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有家才能给我安慰,工作、生活中的烦恼才能从心头卸下,直到现在才能感觉到陈红那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常回家看看》的魅力何在?贺敬之那充满乡情的“几回回梦里回故乡”的诗歌的灵魂令多少游子潸然的原因。
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骚客将想家写成了千古绝唱。曾在孩提时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早已烂熟于心,短短的几字就将思乡的哀愁表现得淋漓尽致;那“每逢佳节倍思亲”的诗句更具有不可比拟的吸引力。每当这些情深意浓的诗句涌上眉梢,那不尽的思念,就更显得绵长。这里虽好,可比不上咱家乡的水好;这里虽亲,可比不上咱家乡的亲人亲。
几回回梦见亲人的呼唤,几次在梦中惊醒,母亲那饱满的情和无尽的期待一遍遍地在眼前回映,是该回家了,是该团圆了,直到在收拾衣物踏上回家的客车,才感觉到家的真实,原来唯一能让人思断肠的,除了家还有什么?
2003年3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