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苑中一片喧哗,尤其一众武将,眼神里羡妒之意,一时显露无遗。
心态不同,看法便也不同。武将们满耳所听,就只是“折树槊、紫骝马”这两件宝贝,而落在裴果与杨忠耳朵里的,却是“试作虎状”这几个字。
虎虽百兽之王,终究不过是个畜生,若作虎状,岂不是要伏倒在地,匍匐低吼?我好端端一个男儿,说甚么也不能趴伏地上装作个畜生!
一念至此,两个一齐色变,强压心头怒火,冷冷道:“不曾见过大虫,不知如何作虎状。”
场中为之一静,凭谁也不会想到,两个竟这般作答,且语气听来不善。
半晌过去,场中复又嗡嗡声起。一众文武虽不明加指责,却也叽叽喳喳,指指点点。文臣不忿者,自是裴杨两个不知抬举,不识礼数;武将私语者,多半心存妒忌,不怀好意。
梁主萧衍笑容尽去,双目中有厉芒一闪---自起兵讨伐东昏侯萧宝卷始,数十年来,何曾有人忤过他萧衍之意?
眼见得萧衍就要发作,陈庆之冷汗如雨。正自无计,斜刺里走出一人,长身玉立,貌相俊逸,戴高冠、着华袍,气度非凡。
来人朝着萧衍深深一揖,起身道:“陛下,都说虎啸山林,故虎之所在,多为深山密林。儿臣听闻,魏之六镇,地处瀚海之边,半是草野,半是大漠,何来虎啸山林?裴杨两位将军既长在六镇,若说没见过大虫,倒也不甚稀奇。”
此人所言,明显是在给裴果杨忠开脱。六镇虽北靠瀚海,南边却倚着莽莽阴山,想那大山深处,岂能无虎?
但有明见之士,随口便可驳倒此人所言。偏偏这人一张嘴,满苑公卿,那些不怀好意者在内,竟无一人出声驳斥,个个闭嘴不语。
裴果与杨忠对视一眼,既是困惑,心中亦感激此人仗义疏言。
如此良机,岂容错过?陈庆之一拜到底,大声道:“晋安王见识广博,庆之佩服!”
梁主萧衍看着那人,半晌,目中精芒褪去,取而代之的,全是慈爱目光。就见他一抚长髯,呵呵笑道:“世缵久居外镇,见多识广,朕不及也。”
原来此人正是萧衍爱子晋安王萧纲,字世缵,时任雍州刺史,外镇襄阳,此番赶回建康,乃是为了参加正月里的祭祀大典。一众皇子里头,除开太子萧统,便以萧纲最为受宠,难怪他一出声,哪怕破绽百出,群臣无人反驳。
萧纲慌忙拜倒,口称“不敢”:“陛下广有天下,儿臣如何能及?虎也好,虎臣也罢,皆入陛下彀中也。”
萧衍哈哈大笑,殊为欢喜。于是一场风波,就此消弭无形。
便有中官大声喊道:“今日乐游苑之行,到此为止。陛下回宫,诸公各自散去。”
本来萧衍见裴杨两个勇武,有心留在身边,收为宿卫军官,此刻则全没了此意,看也不看两个一眼,自顾自走了。至于那折树槊、紫骝马,更是提也休提。
公卿们哪个不是明眼人?各自散去时,望向裴杨两个的目光,有可惜的,有幸灾乐祸的,更多的,则已从艳羡变作了无视。
裴果与杨忠压根不以为意,只是两个心中,之前对梁主萧衍生出的那少许好感,这时早一扫而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