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高情商就是引入对方观点,让你的话和对方产生共鸣(1 / 2)

第七节

高情商就是引入对方观点,让你的话和对方产生共鸣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是源自于自己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以及学识阅历,就连伟大的著作都无法统一人类的看法,更何况是我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细碎小事。如果想和别人在思想上产生共鸣,强硬地施压显然是不合适的。嘴服心不服,这样的共鸣一点意义也没有。

所以,引入对方的观点就是一种很聪明的做法,用对方的观点去阐述自己的逻辑,对方会更容易接受。

观点不一致时,双方各执己见,都觉得自己是对的那一方,然后引发争辩,最后吵到脸红脖子粗,谁也不认同谁。这样的交谈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只是在发泄情绪,事后哪怕双方都不放在心上,但心中难免会提醒自己下次遇到不同的看法时要少说两句,或者潜意识觉得三观不同,不是一路人,以后少来往。

如果想让对方和自己产生共鸣,其实可以试着引入对方的观点去讨论,这就需要一定的阅历和知识储备,至少你要先保证自己接下来说的一套理论中没有明显的漏洞。所以在这之前应当准备充足,之后再去行动,否则很有可能会被对方的观点,带到另外一种思维,然后发觉原来是这样呀……

而自己最初的想法就会被驳回,达不到最初的目的。

这里并不是说对方的观点一定是正确的,我们需要吸取对方正确的观点来改正自己的不足,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初衷,被对方的观点引导。这在社交中或许并不重要,但在职场中就比较忌讳了。

阿香和文文是十分要好的朋友,两人毕业后不想过朝九晚六的职场生活,想来想去觉得一起投资做点小生意更自在。阿香建议做女装,而文文则建议做小商品生意。两人各持己见,谁也说服不了谁,商量了半天也决定不下来,最后争得面红耳赤。

“我不建议做女装,做女装的风险太大。”文文说。

“我更不同意做小商品,我们对小商品一点也不了解,怎么可能做得起来?更何况,小商品的利润太少,做这个一点意义也没有。”阿香也不甘示弱。

“那对女装我们也不了解呀,虽然我们经常买衣服,对服装款式了解很多,但做女装需要的不仅仅是款式,还需要了解批发市场、价格、定位、受众群、风格,我们喜欢的款式大家不一定喜欢。更何况女装品类还分得那么细,我们需要投资大笔资金,最后还未必收得回来。”文文提高了音量。

“你是觉得做女装不合适,还是觉得跟我合作不合适?”阿香生气地说道。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最后合作的事情搁浅,谁也不愿意再提,她们也不想让这件事影响彼此的感情。

事后两人又和好了,可是面临就业压力,她们必须在面试和做生意之间做选择。当然,对于自由的向往,她们想做生意的想法依然蠢蠢欲动,可因为资金的限制,她们只能选择找人合作。与旁人合作不放心,可是阿香和文文谁也不愿意先开口,因为她们无法认同对方的想法。

都说朋友、亲戚之间最好不要一起做生意,否则钱能不能挣到不说,很容易把感情折腾没了。

最初她俩对这种说法是不信的,可现在阿香和文文都觉得这句话太有道理了。

回去之后,文文把这件事说给自己男友听。男友一听就笑了,说她们根本就是在吵情绪,哪有一点解决问题的态度:“你们各持己见,非要争个输赢,可从头到尾都没考虑对方的意见。换一种思维,换一种态度,你要先站在她的角度去想香香为什么不同意你的看法,然后考虑她的意见的可行性,再通过市场调查来核实。再从你自己的角度出发去解决事情,而不是一味地争吵,最后也吵不出个结果。”在男友的分析之下,文文豁然开朗,于是又主动找阿香商量。

“我同意你说的做女装比做小商品的利润高,而且女装是女性必需品,而小商品虽然购买人群多,但利润极低。”文文说。

阿香很开心获得了文文的认同,于是也安静下来听文文继续说。

文文拿出一份数据递给阿香,说:“这里面是各大电商平台里女装店的数量,平均每家店大概有多少品种以及他们大约每个月的成交量。你说得对,这是一块很大的蛋糕。”

阿香认真地看完,又指着成交额说:“你看看,我当初就说做女装更合适吧。如果我们一个月也能完成这样的成交额,完全可以达到我们最初的想法。”

文文笑着点头:“所以我也认真考虑了你的意见,我们要达到这样的销量,首先要有足够的资金。我们是新店,很多厂商都要现金,哪怕每种款式进货三到五件,前期我们需要投入的资金至少是这么多。你看看,已经超过我们能投入资金的总和。”

文文拿出文件给阿香看,阿香看到数额顿时皱起了眉头。

“而且自己拿货的话,我们还需要一个空间放置我们的衣服,因为我们看的店面并不大,所以货物放在家里也可以,可如果后期销量太大就得另找地方当仓库了。”文文接着说。

阿香眉头皱得更紧了,她俩都是租房住的,哪有放货物的地方。

“当然,我们也可以找商家做一件代发,但如果我们做一件代发的话,利润空间就会少很多,最麻烦的是我们不知道物品的质量如何,很可能面临大量退货。如果我们打算长期做服装,产品质量很重要,信誉好了才会有固定的客流量。最重要的是,做代发主要走网络渠道,我们得想好如何营销。你看我们之前考察的这家店,他们家的广告宣传、营销、网红宣传都是特别专业的,而我们俩都没有做网红的条件,那我们就要做好至少3个月没有盈利的准备,你说对吧?”

阿香犹豫了,最开始她以为文文已经决定好要开女装店,所以把数据分析得这么清楚。可是顺着文文的分析却发现,做女装其实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无论是前期投入还是后期营销,她们一点都不专业。

“那如果按你说的,做小商品呢?”阿香问。

“如果做小商品的话,我们的优势是小区附近就有进货市场。所有的货物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到,质量有保障,所以我们进货方便,无须囤货,而且我们可以筛选一部分有特色的物品来针对女性市场,主要针对网络渠道。漂亮的物件我们可以直接拍照发到网上去。有人喜欢我们就直接去拿货,不但省了进货和租仓库的钱,还能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慢慢积累信誉。前期我们暂时不做实体店,这样我们就会有更多的流动资金,这样算下来我们前期的投入资金大概是这些。”她在纸上写下一个数,“而小商品的营销相对来说竞争较小。你看看,这是小商品的销售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