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西门庆从培训室出来的时候,迎面碰上了陈然。
“表哥,明天先别回去行不行?”陈然见西门庆从培训室出来,往室内瞅了一眼,也没放在心上。
杏花村的孩子们在嫣然的带领下,开始步入了学习的正轨。但是,师资力量薄弱,令陈然头痛不已。
在计划里,这些孩子也要像前世里的学校一样,从最基础的汉语拼音开始学习。可是,穿越的世界哪里会汉语拼音。他只得亲自上阵,当起了教书先生。
因地制宜,杏花村的情况比较特殊,不可能像前世一样按步就班。
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习专业知识。
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尽快把这些孩子分成几个小组。学有专长,得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学习最感兴趣的知识,从而运用到实践中去。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杏花村,到现在虽然勉强有口饭吃,也有了蔬菜,但是,离解决温饱还差得远。为了村民的利益,得把这些孩子培养成各类人才。可能这样做,有点拨苗助长,但是,没办法,时间不等人。先就这样吧,不可能像前世的孩子一样慢慢从最基础学习。
当初,请西门庆来陈家大院的目的就要他传授药物知识。刚好,他人在这里,那就乘热打铁,让他多待一段时间。
其实,西门庆也有此意,想在这段时间瞧瞧玳安是如何学医的。只要他把医术学到手了,立马带他回县城把诊疗所办起来。
听见陈然挽留,巴不得了,马上答应下来,并写了几封书信交给郓哥,要他带着信进城,一定可以把这两车蔬菜瓜果卖了。
郓哥一进县城,把蔬菜瓜果运进收留所,带上样品,拿着西门庆写的书信各家去奔波。
蔬菜瓜果,讲究的是新鲜。越是新鲜的,越好卖。就好比卖梨子一样,水汪汪的梨子,看起来鲜亮无比,很容易吸引眼球,当然销路没得话说。
郓哥把西门庆写的信挨家挨户一送,果真如陈少爷所说的,这些人买西门庆的面子,吩咐郓哥把蔬菜瓜果往府里送。
这两车蔬菜瓜果被两三家大户就抢完了,根本就没有多余的菜往市场去销售。
在送菜的时候,郓哥多留了一个心眼,把收留所的地址告诉给每个大户。
自从郓哥送了蔬菜瓜果给西门庆介绍的大户,市场上那些专做大户生意的商贩就纳闷了。怎么这些天没见那些大户的人出来买菜了。从时间上来计算,他们府上的菜吃得差不多了啊。
这些商贩见大户都不出来买菜了,自然要去问个究竟。结果一打听,却听说是杏花村的陈家拉了两车蔬菜来城里卖。菜不但新鲜,而且还比市场上的便宜。
商贩做生意,图的就是银子。
既然打听到有人卖的比自己贩来的菜还要便宜,当然得知道为什么。于是,按照大户提供的地址寻去。
他们不敢相信,在一条街的尽头,一个大院子里,居然真的还有少量卖剩下的菜。
“咚咚”,商贩敲响收留所的大门。
“吱啊”,大门开启,刘妈探出脑袋,见几个陌生人站在门口,问道:“请问先生有什么事?”
商贩们见是位老大妈来开门,不敢相信,还以为敲错了门。可是,往门牌上一看,没错,就是大户提供的地址。
“大婶,请问您这里是不是有蔬菜卖?”商贩欲跨进大院,往里瞧,被刘妈横着身子挡住。
“对不起,已经卖完了”,刘妈毫不客气把来客拒之门外。
反正郓哥拉来的两车蔬菜瓜果已经销售一空,刘妈最不喜欢这么多人来打扰,准备把门关上。
商贩们一听,可高兴了。
看来,还是找对了地方。
“大婶,请问您这里是不是长期提供蔬菜瓜果?”商贩们心想,只是陈家长期提供蔬菜瓜果,我们就包下来,从他这里进货,不但便宜,最主要是新鲜。
卖头不卖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