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头的是吹喇叭的,喜庆欢快的喇叭声响得几乎整个村儿都能听见,引来了不少看热闹的人。
在时候是高骑大马的韩秋,一身红喜服,头戴新郎官儿的帽子,一脸春风得意。在他的身后是新娘子的花轿,还有迎亲的队伍。
好家伙,迎亲的粗数了数怕是有十几二十人的,那阵仗可以说村儿里没有几个人能够比的。
已经嫁人的回想自己嫁人时候的样子,再看这儿心里酸溜溜的。还没嫁人的瞧了不禁心里幻想着,日后自己也要嫁个有本事,疼爱自己的人。成亲当日要办得比这还要隆重,还要盛大的。
不管怎么说,不看后头,单看这儿那些嘴巴碎的也只能说些酸溜溜的话,什么现在对你好不见得一辈子就对你好的,好日子还后头等着呢。
旁边儿一些人听了直接翻一个白眼,怼一句那是你自己,不见得人人都这样。自己过得不好就盼别人过得不好,心肠咋那么黑呢。
那口气那话怼得人屁都不敢放一个的。
不管怎么说,人家这是动了真格的,不然就搁村里,谁愿意花那个冤枉钱的。怕就是有钱的村长家,赵二家都不可能的。
在或是羡慕,或是嫉妒,或是这样那样的目光中,迎亲的队伍终于到了韩家的门口。
家里的几个小豆丁早就已经跑到门口站着等了不知道多少时候了,在其旁边儿是挺着个大肚子的晚歌还有杜春。
两人也已经站了好些时候了,见着迎亲队伍的时候不得不说两人心里头是既欣慰又有些羡慕的。
谁心里还没住着个小仙女的,你出去问问哪个女人不想八抬大轿的请进家门儿的。男方家里能够那么做,说明人家是看重你,尤其是在乡下里那更是能够体现出对你的尊重,看重。
要瞧不起你,谁还花钱办这烧钱玩意儿的,莫不是傻了不成。
“新娘子到咯!”喜婆捻着大红的帕子满脸堆笑,在她的应声中迎亲队伍停了下来。
喜婆继续甩着绣帕叫到:“请新郎背新娘子出轿。”
这一声喊的,不仅是新郎官儿紧张的,新娘子也紧张得不行。以往也不是没背过,但今天这一背意义不凡。这背的是责任,是未来。
韩秋翻身下马,在所有人的注视下一步一步的走近轿子。老实说他现在的心紧张得,扑通扑通直跳个不停地。
掀开红色的轿帘子,窈窕身姿的美人捧着一红苹果安静坐在里头。韩秋紧张得抿了抿嘴,喉咙有些干涩的说道:“阿宁,我来背你回家了。”
韩宁下意识的就想应声,只是刚到嘴边儿脑子里便想起了婶说的话,连忙把话吞回去改为轻轻点头,伸出了手。
握住那一双比自己小的手,奇异的韩秋竟然不紧张了。他反握住韩宁的手轻轻一拉,将人拉入怀里直接打横抱,抱着进院子。那一瞬间周围的人迸发出一阵起哄嬉笑声,几个小孩儿更是看得两眼冒金光,激动得手都拍得通红还在使劲儿的拍。
“真好。”晚歌笑看着他们在众人的嬉戏簇拥下走进去跨火盆,送新娘子进喜房的。
上辈子没成亲,无名无分跟着人。这辈子倒是有成品,跟这相比却是有些冷清。
站在旁侧的宋氿闻声低头看着晚歌:“你想要吗?”
“想啊。”晚歌很是诚实的回答:“没有女人会不想要的。”
她也只是俗世里的一个俗人而已,自然也是希望被人如此隆重,放在心尖上的对待。
“不过我想又如何,已经过去了。咱们总不能说休了再成一次亲吧!”
“休妻那是不可能的,你想都别想。”宋氿一口否决,他捏了捏晚歌的脸颊:“等生了孩子咱们
过去时,宋氿也刚回来,他身边还跟着一个身穿劲衣,手拿着剑,头发高高竖起的年轻俊俏小伙儿。
晚歌多看了一眼,随后让师傅将东西给搬到楼上去。
这边的铺子不像那边有个后院儿啥的,这后头就一小灶房和茅房,住的地方是没有的。所以她们就把二楼给隔了出来,弄了两间屋子。大的用作库房使,另一间稍小的,就拿来做睡觉住人的。
“这位是?”晚歌走过去。
“这是耿永。”宋氿简单一句,没多的介绍。
“在下耿永,见过嫂嫂。”耿永对着晚歌抱拳。
“耿兄弟。”晚歌淡笑点点头,随后说晚上杜春让她们晚上过去吃饭。
“你过去吃吧,我待会儿和耿永得去韩秋那儿。”
“怎的了?钱磊那边儿回消息了?”晚歌问道。
宋氿点头,说今天接到了人回的消息,说那边他会安排好,让耿永把人接过去就是。
那么个小女孩儿的,不找个可信的人,回头路上出了什么事儿就不好了。
这可是时隔几年宋氿头一次主动联系他们,让他们办事儿的。搞砸了,那得多丢人啊!
“那行,你去吧。这事儿早办了大家心里也踏实些,嫂子那边我会跟她们说的。”
事分轻重缓急,吃饭什么的以后有的是机会。
“晚上我会尽快回来,要是等不到我,你就先睡。”宋氿握了握晚歌的手,随后拿起收拾好的一个包袱叫耿永跟上。
“嫂嫂别过。”耿永对着晚歌又是一记抱拳。
“路上慢点儿。”晚歌将他们送出门。
蹲在外头的李章见宋氿和一个认不得的背着包袱又出来,怕是要跑路,赶紧的扯着赵虎让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