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不明心思(1 / 2)

“不然你以为她一个妇人,不种田不干活就养几只鸡能养活自己?”杜春嘁了一声,语重心长的对晚歌说:“所以啊,以后看见她绕远了走,别惹一身腥。”

她倒也不好直接点出那杨倩怕是打上了宋氿的主意,只能提点晚歌自个儿多注意点儿。

不然让村里些人瞧见,不晓得又会编出什么话来,到时候就是有一千张嘴都解释不清了。

刘芳本来还不明白杜春为什么突然说起杨倩的事儿,这会儿听见她叮嘱晚歌,顿时有些明白了。

伸手拍拍晚歌的肩膀:“听你嫂子的话,村里人嘴碎,眼红的不少。你们自己多留个心眼儿,别让人钻了缝儿。”

“我晓得。”晚歌点点头:“放心吧!我也不是什么好欺负的,她要敢,我就让她晓得厉害。”

本来好好的一姑娘,活生生的被逼成了现在这模样,晚歌也是同情的。但同情归同情,对方要是故意来挑事儿,她也不是好惹的。

她什么都可以忍,唯独忍不得有人打宋氿的主意。

说话间,那几个不知去哪儿了的糙汉子从外头回来了,回来得也恰是时候。

刘芳她娘也就是陈奎的丈母娘李氏刚好将饭菜弄好,正出来让她们把凳子摆好吃饭了。

“没整啥菜,大家将就着吃哈!”李氏将最后一个萝卜汤端上来,有些不好意思的擦擦手坐下说道。

与王玉芳的泼辣不讲理完全相反,李氏看上去极为温和好说话,还十分的热情好客。

男人们只要一喝酒,一时半会儿就下不了桌。哪怕没菜,只一壶酒他们也能喝个一下午。

女人们吃完了便自觉下桌,搬了凳子椅子坐在院子里,一边磕着瓜子纳凉,一边说起了有身孕的那些事儿。

说起那些该注意的事儿,杜春和李氏那是滔滔不绝,两人就像是唱双簧一样的。听得晚歌和刘芳目瞪口呆,都忘了磕瓜子儿了。

上辈子怀有身孕那会儿晚歌身边没人照顾,别说忌嘴了,有得吃不饿死就不错了,整十个月可以说是稀里糊涂过来的。

现在乍听她们说这样不能吃,那样不能吃,还不能做什么什么事。再回想当初,晚歌只觉汗颜不已。

聊了没多久,里头的人也吃好喝完了。瞅了眼天色也就不耽留了,各自回各家去了。

夜里天儿闷热得不行,好些人都开着窗户睡觉,甚至有的图凉快直接在堂屋几张长凳拼一起开门睡。

后半夜屋外不知从哪里起了阵阵狂风的,吹得树枝摇来摇去哗啦哗啦的作响,

外头刚刮风没一会儿宋氿便醒了,望了一眼外头便从床上起来。

“怎么了?”晚歌也被惊醒了,困顿的打了个哈欠问道。

“我看要下雨的样子,起来将外头东西搬进来,免得待会儿打湿了,你接着睡。”说完宋氿打开门出去。

将屋檐下晒着的一些咸菜,衣服什么的给收进屋里,被雨打湿回潮了。

晚歌听到要下雨也不睡了,起身穿了衣裳点亮油灯,帮着将收进来的东西顺整。

果不出所料,没多会儿天就开始打雨点儿。

初初声响还不大,一颗颗豆子大的雨滴稀稀拉拉落下。渐渐地雨越落越密集,到后头噼里啪啦的跟下冰雹一样砸下来。

这仗势惊醒了村里不少人,大家赶紧的起来收东西。一边手忙脚乱的收拾,一边是高兴得大喊下雨了,下雨了,老天爷终于下雨了。

喊到最后,竟是有些人忍不住的哭了起来。

可见大家盼这雨是盼了太久了。

每日看着田里水不断减少,稻谷结得稀稀拉拉,地里玉米奄拉矮小的,大家都得愁得不行。好在天老爷终于下了及时雨。

雨一下,燥热的天顿时就凉快了下来。打开的窗户时不时的钻进一阵风,凉凉爽爽的,睡着别提多舒服了。

伴着雨声睡了一好觉,清早起来雨还在下,看架势一时半会儿是停不下来。村里些农户早早的起来,戴上斗笠赤脚去地里转悠去了。

宋氿也起得早,煮好了早饭便戴着斗笠和鱼篓就出去了,动作轻悄没惊动晚歌。

等到晚歌醒了发觉没人时,还一阵奇怪这么早的去哪儿了?

脑子一闪而过后,晚歌便起床准备煮饭吃。结果一进灶房接来锅盖便看见里偷还冒着热气儿的肉粥。那一刻,嘴角笑意是怎么也压不住,像吃了蜜一样,甜得不行。

饭后晚歌坐堂前乘着凉风给宋氿做衣裳间,忽听见外头有人叫唤,抬头一看原是杨倩。

“妹妹,宋大哥可在家中?”杨倩撑着把花伞隔着道篱墙高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