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秦·杨安,略阳清水人,氐族,十六国时期前秦将领。
杨安的祖父杨初、父亲杨国都是前仇池国君主。
永和十二年,其父杨国被杀,杨安投奔前秦。
太和二年,率军攻打前凉,援救李俨。
太和三年,平定前秦宗室叛乱。
太和五年,参与前秦灭前燕之战。
咸安元年,讨伐仇池公杨纂,杨纂兵败投降前秦,前秦国主苻坚命杨安镇守仇池。
宁康元年,杨广攻克东晋的梓潼,前秦夺取梁益二州,邛、莋、夜郎等地皆降前秦。
杨安因功被为右大将军、益州牧,镇守成都。
宁康二年,攻打占据蜀地反叛的张育、杨光、张重,斩杀张育、杨光等,益州又归前秦所有。
太元三年,随军合攻襄阳。
……
苻坚带来的五位大将,除了在华夏历史上耳熟能详的王猛,其余四人的战绩虽然不如他,但也相当亮眼了。
若前秦的强者再多一点,凭王猛元神九重天的修为,足以让前秦从一个大国升晋到皇朝。
值得一说的是,仙武大陆前秦的王猛和大秦帝国的王翦,出自同一个家族。
华夏历史上有世家的存在,仙武大陆自然也有。
……
仙武大陆,在位的前秦大王,正是苻坚。
作为一国大王,他也亲自带队,带着他手下大将,前秦的强者来了。
分别是王猛、王镇恶、邓羌、张蚝、杨安五人,修为最少都在元神三重天。
王猛就更厉害了,修为在元神九重天。
作为王猛的孙子,在华夏历史中应叔父归晋的王镇恶,在爷爷还活着,前秦还存在的仙武大陆,没有离开前秦,一直追随在偶像爷爷的身后。
……
前秦·王猛,字景略,东晋北海郡剧县人,后移家魏郡。
十六国时期前秦丞相、大将军,辅佐苻坚扫平群雄,统一北方,被称作“功盖诸葛第一人”。
王猛治国,使前秦成为诸国中最有生气的国家,因而敢于与群雄角逐,并且愈战愈强,十年之间便统一了北方。
在这个过程中,王猛经常统兵征讨,攻必克,战必胜,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干和大将风范。
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前秦丞相王猛”。
及至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王猛。
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王猛亦位列其中。
……
前秦·王镇恶,东晋名将,前秦丞相王猛之孙,后随叔父归晋。
与祖父王猛是唐宋武庙名将中唯一的祖孙档,有夺荆州、取长安之功,助刘裕平定叛乱,灭亡后秦,在刘裕部将中最为抢眼。
其好读兵书,长于谋略,为东晋录尚书事、中军将军刘裕所赏识。
曾任振武将军和龙骧将军,随刘裕南征北战,立下显赫战功,为击败后秦做出了重要贡献,进号征虏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