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当这帮飞行员见识过,歼五、轰五的性能后,便吵着嚷着要加入空军部队。这让本来想让这些人接替那些华裔飞行员去航校当教官的主席、老总等人很是为难,为什么?因为现在空军是狼多肉少的局面啊,飞机就那么几架,为了增强名额,那些美国回来的飞行员简直都快打破头了,再分出去一批,恐怕会让他们产生消极的情绪。
不过最终考虑到那些从新疆回来的飞行员为八路军的空军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主席还是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不过有一个条件,就是各项考核必须过关。
听到这话,那帮飞行员差点儿没高兴的蹦起来。不就是考核吗?这可是他们的强项。在新疆的时候,这些人为了提高技术,愣是把一年的学期读成了四年,生生的把所有学科都学了三遍以上,那份刻苦的劲头让那些老毛子军官都叹服。
于是这帮飞行员便一头扎进了模拟器中,除了吃饭、厕所和睡觉之外觉不出来。训练手册和理论书籍更是不离手。
就这样闷头学了一个月。他们终于熟练地掌握了歼五、强五的各项性能和操作技巧。并最终有28人成功的通过了飞行员考核。那些从美国回来的华人飞行员也非常佩服他们这种刻苦精神。所以即便被抢走了名额。有没有闹情绪!
本来就是嘛,考核就是凭本事上岗。输了就是技不如人,有什么好说的。
中央也觉得这种竞争机制非常好,并在组建空军部队的时候,特意将两帮人分开。战斗机和强击机团第一大队的飞行员都有美籍华人担任。第二大的主要是有迪化航校的人组成。让他们相互竞争,相互提高。
这次作战,见第一大队第二大队是分开行动,大家伙便都在暗地里叫起了劲,比拼着谁能将小鬼子的进群全部消灭。
于是在这样的前提下,由大队长安志敏率领的第二大队并没有像陈志远他们那样,利用己方的装备和武器优势,先分批的解决掉敌人的战斗机编队,然后再与陆军的防空部队联手解决要敌人的轰炸机编队。而是还未等日军机群抵达战场,就在半路向其发起了进攻。
这就直接导致兵上平七郎大佐在发现通讯被切断后,还来不及考虑是继续进攻还是后撤这个问题,就遭到了第二战斗机大队的攻击。
12架歼五战斗机分成六个编队,在高喊着乌拉的飞行员的操控下,从6千多米的高空一跃而下,操着日机群疾速冲来。
比飞机还快的是导弹,飞行员在俯冲的同时迅速通过雷达锁定目标,然后按下发射按钮,银色的霹雳五b从挂加上脱落,推进器启动,在强劲气焰的推动下疾速向斜下方日军机群中的轰炸机冲去——这帮毕业于迪华航校的飞行员,受到苏联教官的影响,作战风格非常务实,专挑大的打。
在导弹发射前,歼五上的讯号发射装置已经讯号投送到了目标上,导弹在飞行过程中,会根据目标反射回来的信号将其死死锁定,并根据目标的位置,自动调整高度、方位和飞行姿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