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正向战场飞来的正是用八路军用技术和美国换来的那批b17轰炸机中的12架,它们现在已经有了新的番号:八路军空军第一师轰炸机团一大队
其实他们昨天就应该出现在战场上了,只不过昨天天气状况不好,主席和老总担心那帮脑袋上还顶着蛋壳的飞行员经验不足出现什么意外,所以才取消了轰炸任务。
今天天气状况良好,整个陕北和山西空域连云团都没有几个,正适合炸鬼子,所以天光还未大,轰炸机团便倾巢出动,俩个中队分别支援中路军和第九师。
率领第一大队对第九师进行支援的是轰炸机团团长兼第一大队大队长李思华,光听这个名字就知道他也是那批从美国的来到华人飞行员之一。李思华在美国陆航部队服役的时候,就是轰炸机驾驶员,因为天赋高且训练刻苦还被所在大队晋升为轰炸中队的中队长,这在华人飞行员中可不多见。
美国军部征召前往延安的华人飞行员的时候,马上就要随部队被派往英国的李思华想都没想的就报了名,他要为自己身上流淌的血脉而战。
来到延安之后,在深知其本事的高志远的推荐下,李思华被任命为航空轰炸机专业的总教官,空军成立后,就直接转为了轰炸机团的团长。
此时,身为一号机机长的李思华对着通讯器说道:‘陈司令,我们是空军第一师轰炸机团第一大队,奉命前来对你部进行空中支援!”
陈赓拍手叫道:‘辛苦了,空军的同志们,我们等这一刻已经等了五年了,现在请你们也让小鬼子尝尝被飞机炸的滋味吧!”
“是,绝不会让你们失望的!'李思华答应了一声,伸手将电台切到大队频道,下令道:“各机立刻以中队为单位对日军上的日军展开轰炸。”
“是!'电台中传来各机机仗响亮的回答。各级机长也都是像李思华那样的在轰炸机飞行员,甚至很多人之前驾驶的就b17,对操纵这些大家伙可谓是驾轻就熟。所以听见命令之后,12架b17就迅速分成前后三队,在那些老鸟的操作下,便下降高度,便朝着地面上的日军飞了过去。
此时,已经发现了天空现的那些巨大的身影,并不是己方飞机的第三十七师团,已经陷入了一片混乱中,尤其是那些正在前往隘口增援的日军士兵,更是纷纷停下脚步,想要寻找掩体躲藏起来——这帮老道的鬼子清楚的知道,暴露在这无遮无挡的峡谷中、既没有与敌人搅一起、也没有任何防空武器的他们,势必会受到那些轰炸机的优先攻击和重点“照顾”。
这帮鬼子猜对一点都没错,在那些轰炸机飞行员眼中,他们现在的确就是一块肥美的红烧肉,所以12架b17都直接朝他们飞了过来,并且在眨眼之后就已经来到了头顶。
看着地面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驾驶飞机一马当先的李思华狰狞一下,对着通讯器喊道:“投弹!”
投弹手听见命令没有任何犹豫,猛地就按下了手里投弹器上的按钮。
一排排150公斤级的航弹从挂架上滑落,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顺着已经开启舱门向下砸去。“轰炸机”下蛋了,而且还是连珠弹。
不过它们炸出的并不是清澈的蛋液和金黄的蛋黄,而一道道要人命的炽热火焰!
没错,就是火焰!
b17扔下的并不是普通的航空炸弹而是凝固汽油弹!
随着炸弹落地爆炸,弹体里面的一百多公斤高纯度凝固汽油被点燃,并迅速向周围飞溅,在助燃剂的帮助下,眨眼间就形成了一道面积达近千方面米、高数米的巨大火墙。
随着炮弹不断落下,一道又一道火墙在地面上腾起,宛如一大团橙色的鲜花在不停的绽放。
但这样的景象带来的不是赞叹,而是响彻天地的凄惨嚎叫——处于火墙范围内的日军士兵在火光出现时,就变成了一个个人形火柱,他们的衣服、头发、乃至连裸露在外的皮肤都在燃烧。
附着在日军身上的凝固汽油碎片不但燃烧力强而且极具粘黏性,只要挨上,甩都甩不掉,许多日军士兵的都被烧的看见骨头了,他们疯狂的拍打着身上的火苗,甚至满地打滚,试图压灭身上的火焰,但这样反到让他们粘上了更多的凝固汽油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