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引君入瓮!(1 / 2)

超时空抗日 月下知秋 1876 字 2020-07-13

在城市入口出,那两辆完成了护送任务的59d式坦克,脱离队伍,冒着浓重的黑烟向城外的驻地驶去。

而随着车队进入延安城,阎锡山也正式开启了他的震撼之旅,首先让他感到震撼的自然是已经已经焕然一新的延安城,目之所及,原本狭窄、坑洼、一到刮风天就烟尘滚滚的街道,都变成了宽阔、平整的柏油路,路两边还耸立着一排排高达56米的金属路灯,可以想见,到了夜晚,那些拳头大小的灯泡,一定会将这些路罩的灯火通明。

街道两边那些原本低矮的土坯房也都变成了宽敞、明亮的砖瓦房,其中还有不少是二层小楼,这些房子基本都被当成店铺在使用,而且是卖什么的都有,从粮食、肉类、蔬菜,到衣服、杂货、书籍,几乎是无所不包。

阎锡山借着车辆缓行的功夫,仔细的观察了一下一间卖酒的铺子,发现里面的货品很充足,而且包装都很新颖,基本上都是玻璃瓶的,所以能看出品种也很多,从白的、黄的到红的全都有,阎锡山甚至还看见了在当时中国比较少见的啤酒。

穿着时髦、面色红润的百姓,不停的从这些店铺中进进出出采购心仪的商品,其人口密度和热闹程度,已经超过了许多二线城市。

也许是有意为之,车队没有直奔杨家湾,而是在城中兜起了圈,这也让阎锡山更好的了解到延安的全貌:在正在建设的地区,他看见了大量的水泥搅拌机、挖掘机、吊车能重型设备,坐在驾驶舱中工人,气定神闲,十分熟练的操纵着这些机器。一看就是受过专业培训的。

在工业区,一排排巨大的厂房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烟囱中冒出的浓重烟雾和机器开动时发出的巨大轰鸣,昭示着这些工厂,都在开组马力进行生产,而这一切都让阎锡山震惊不已。

在往前,阎锡山看到了成片五颜六色的长方形铁皮箱,这些箱子都被人在正中处开出了一道门,两侧还有窗户,显然是用来住人的,老总解释道:“这里是棚户区,因为现在延安的人口激增,原来的房屋根本不够住,新建的房屋还没有全部竣工,所以就只能委屈大家伙暂时先在这里凑合屈一下了。”

阎锡山差点没一口老血喷出来,他看的清楚,那些箱子的材料都是上好的钢材,而且很厚,透过一些敞开的窗户,分明可以看见里面的空间非常大,虽然摆着不少的双层窗,但一点都看不出拥挤,而且每个箱子都有独立的卫生间和取暖设备,通过旁边的变压器和蛛网一样的电线可以看出,每个箱子也都是通了电的,条件够快赶上宾馆的八人间了,如果这也能叫凑合的话,那晋绥军住的兵营只能叫猪窝!

就在这次天空中传来了一阵沉闷的雷鸣声,从军一声的阎锡山自然是一下就听出这是大炮在开火,而且规模还不小,他一脸紧张的向老总问道:‘玉阶兄,这是怎么回事?”

老总笑道长官不必惊慌,这是城外的炮团在进行实弹训练呢!'

听见这话,阎锡山差点没从座位上出溜下去,听这动静,起码有上百门炮在同时开火,这所有国军的部队加在一切才有多少火炮啊,你一个炮兵团就装备了一百门?!!

而且这还不是重点,重点是这帮八路军竟然用实弹在进行训练!要知道,在当时的中国,这火炮可都是宝贝,因为无法生产,装备了火炮的部队主官,恨不得都把这些大家伙当祖宗一样的供着,除了作战之外,平日里连碰都不舍得碰一下,炮弹虽然能够自产,但同样也都金贵的不得了。就连作战时,也只敢几发、几发的打。现在这帮八路军竟然阔气到可以不顾身管寿命,不顾炮弹损耗的进实弹训练,这是何等的卧槽!

阎锡山咬着牙问道:‘玉阶兄,都说你们八路军装备了大量的火炮,现在看来一点儿都不假。能不能跟我透个实底儿?你们到底有多少门火炮!”

老总憨憨一笑:“百川兄,你这是存心难为我呀?好吧,看在咱俩多年的情份上。我就跟你说个大概。这所有口径火炮加在一起,具体有多少我也不知道。但是这100以上的重炮,起码有500门!”

“多少?”看着老总生出来的手掌,阎锡山都恨不得冲上去咬上一口,我滴个乖乖啊,仅是重炮就有500门以上,别说用了,他就是见都没见过这么多大家伙啊!

老总却不以为意的说道:“这还只是目前的数量。等到我们的兵工厂投产之后,相信又不了两年,这个数字就会番上一番!”

听见老总透露出来的信息。阎锡山嘴仗长的都能塞得下的一个拳头,当时的重庆政府,别说重炮了,就是大口径炮弹一年,都造不了多少,而八路军不但能制造重炮,年产量竟然还达到了250门以上,这就说明他们在军工生产和技术上,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了。

“看来这次还真来对了。一定要趁着这次机会和中共搞好关系。说不定还能弄到点儿什么好处。”阎锡山暗自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