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世的眼光看,这种铁皮棚户区自然是非常寒酸的,但对当时的军民来说已经非常理想的住处了,毕竟这集装箱既宽敞又干净,只要放在平地上,不挂刮多大风,下多大雨呆在里面都不会有一点事,而且那些毒虫蛇蚁也进不去,可比窑洞、地窝子、还有那些风一吹就透的帐篷可是强多了,所以虽然是十个人住一间,比较拥挤,但从前线回来的军民还是争着抢着要住这种大铁皮房。
当然了,美国专家要住的集装箱是绝不可能是那种“沙丁鱼罐头版”的,不但每名专家都会拥有一栋单独的集装箱,其内部的配套设施也堪称“顶配”,所以当张应皋带着他们随意的走进一栋集装箱房进行参观的时候,里面的环境让这帮饶是享受惯了舒适生活的鹰酱,也都纷纷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这帮专家刚进门就发现,里面的空间还是很宽敞的,箱体内部以大门为界线,被布置成了两个独立的功能区,左侧显然是客厅、书房的混合体,一张长15米、宽1米的书桌,被摆在了窗下,书桌前面是一张宽大的“老板椅”,旁边是一个高度直达顶棚的书架,这个书架是当地的木匠做的,虽然做工粗糙,外表也没有被刷漆,但胜在实用,每个隔断都能放下不少书籍和资料,在另一扇窗下,摆着的是一张木质茶几和三把小椅子,显然这里是会客区,有空的时候找几个朋友坐在这里,边聊天、边看看窗外的风景,也算是种不错的放松方式。
箱体的右侧是卧室,用一张铁架的双人大床,床体的一侧放着一个木制床头柜,上面摆着一个台灯,可以在晚上起夜的时候提供照明,床对面摆着一个衣柜,和其他的陈设不同,这个衣柜是用空心铁管支撑起来的,外面再包上了一层绘有好看图案的淡色布料,看上去十分整洁美观。顺着床和衣柜之间的过道继续往里面走,拉开一层厚实的塑料布帘,就是卫生间,外侧是一个简易的洗漱台,上面挂着一面镜子,洗漱台的龙头上连接着上下两根水管,下面的水管直通集装箱下面的污水池,上面的水管则是顺着棚顶的小洞出去,与箱顶的蓄水池相连,在卫生间的最里面是一个陶瓷坐的的蹲便器。上下同样连着蓄水池和污水池。
??
即使被摆了这么多东西,集装箱内仍然不显拥挤,更难得的是,室内放置了很多绿色植物,虽然不过都是从山上采回来野草、野花,却也给这个冰冷的铁盒子增添了几许温馨。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李辉按照后世宾馆标间规格,让后勤人员布置的,果然,那些美国专家将集装箱内的每个角落都看了一遍之后,纷纷笑着点了点头。
汉斯虽然同意满意这里的环境,但还是保持了他的一贯喜欢挑毛病的风格,对张应皋抱怨道:“先生,这房子是不错,甚至达到了纽约一些小宾馆的水平,可问题是,我并没有在这里发现任何的电线的,这没有电,我们晚上怎么工作啊,难道也像让我们向你们一样,使用煤油灯照明?我可不想被那劣质的煤油熏坏了眼睛。”
???接待人员们听见这话脸色顿时一冷,汉斯屡次三番的故意找茬,早就让他们心生不满了,估计要不是顾及到两国关系,汉斯早就被人套上麻袋扔出去了。
不过张应皋却并没有因此就恼怒,在美国学习和生活过近两年的他知道,绝大多数的西方人,尤其是变得越来越富有美国人,都会鄙视贫穷和落后的中国人,这种看法是因为他们的自大和无知而产生的,而想改变这种看法,发怒是没用的,唯一能做的就是让他们亲眼见识到中国强大,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对中国人的鄙视是多么的可笑。
??于是张应皋默声走到门口,搬开花盆,露出后面的电闸盒,接着一推电闸开关,啪的一声,柔和而明亮的光芒顿时充满了整个集装箱,那些美国专家惊讶的一抬头,发现棚顶的安装着几个圆形的玻璃盒子,那些柔和而明亮的光芒,正式来源于盒子里面的圆形灯管。刚才这些美国专家的目光全都被屋子里的陈设吸引住了,所以谁都没有留意到这些玻璃盒子。
一名电力专家赞叹道:“这些灯盒实在是太漂亮了,灯管的亮度也高,不过我并没看见电线,你们是如何给它们供电的呢?”
张应皋指着电闸盒旁边的方形塑料管说道:“所有的电线都被藏在这些电线管中,这么做不但美观,而且也要比明着部线来到安全。”
???那些美国专家闻言将眼睛睁大,仔细搜寻,果然发现房间内藏着不少插座和开关,而这些东西都无一例外的用那种电线管与电闸相连。
专家们大眼瞪小眼,看吧,这就是技术领先的优势,仅一个几毛钱一米的电线管,就将这些鹰酱门跟镇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