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小山村(1 / 2)

此番过去,沈邵暄会先住下熟悉几天,顺便给京城各亲友家送年礼,以及给自家添置年货,然后赶回洪塘湖过个年。过完年,再过去桃叶渡住上一二个月。最早二月放榜后回来。若是有新客入住,并且能一路留下殿试,那便四月之后回来。

听说阿暄哥哥要去京城,杨小花满脸羡慕。

她也有好几月没去了呢!

京城有好多好玩的好吃的,她啥啥都想要呢!

杨小花热情地欢送沈邵暄到所衙正门口,又笑嘻嘻地挥手道别:“一路顺风呀,记得带礼物回来哟!”

生辰礼物、新年礼物、元宵礼物……美美哒!

正欲踩镫上马的小少年闻言,差点一脚踩空。待他稳住身子,便忍不住开始在心中吐槽。

小冬瓜一大清早就塞给他一张写得密密麻麻的纸,说是什么购物清单的,却没给他钱!

这没给他钱也就罢了,现在还得额外给她带礼物?

嗬!想的可真美呢!

吐槽归吐槽,一路骑行的空档,沈邵暄竟也真琢磨起礼物的事情来了。

一行人有货物,又有女眷,自然行不快,中途还得留宿过夜。

杨五花是官眷,自身也有诰命,出行可以住驿站,赵家车队却不行。

最初为了省钱,赵平安等人都是自带干粮和水,沿途找地方露宿。慢慢发展起来,便在途中拐个小弯,在一山坳处的小村子里租下一间空置小屋。几个人花了几天时间,简单修整了一番,算作他们的中途落脚点。

此村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名字,直接就叫“小山村”。

小山村位置偏僻,远离官道大路,平时过往车马并不多。也就是拥有地形图的洪塘湖千户所,以及每年两季需要徒步进京操练的小军丁们,为了赶时间,抄近路走小道,方会行走。

赵平安初次进京的时候,便是由军丁带着走得这条路,而他也就认得这一条路,加之需要露宿,刻意探勘过周边,才会发现这么一个小村子。

小山村前不着店,后不着集,就连水源都离得有些远。虽也靠山,却比山高林茂的大小风山差远了,周边尽是些草多石多的低矮山丘。

村民们虽然开垦了不少荒地,无奈土地太过贫瘠,田地的出息不高,日子都过得相当清苦。但凡有能力的,都想办法外迁另谋出路了,余下的九户,已是穷得不能再穷得人家。

整个村子,连半匹可代步的牲口都无,平日里,想要买东西,来回最快也得走上一整天,求医问药更是艰难。而这些村民当中,又以老弱妇幼居多。他们脚程不快,往往还需摸黑行路。

赵平安他们都曾经历过这些,颇有些感同身受。最初会顺路捎带他们进镇子买卖。虽然只能坐个单程,但节省了体力,缩短了赶路时间,好歹也能在天黑之前到家了。

车队甚至还曾有一回,半夜替村民送过病人。

再后来,车队同村民们接触多了,也了解了镇上的物价,便会帮他们从京城带一些相对便宜的油盐等生活必须品,或是一些家庭常备的通用草药,原价转让,不收差价,也算是结个善缘。

加上他们租的屋子是无主充公的,所交的房租便由领头的村老做主,平分给各家。虽然屋子不值钱,但每家每月也能分到几个铜板,对于穷得响叮当,一文钱恨不得掰三瓣花的小山村人来说,那也是天降馅饼之喜。

因此村民们对他们都很是感恩和客气。

车队每月基本来回京城四趟,虽回程的日子会有变化,但进京的日子都是固定的。每当到了那一日,大家便会自发帮着打扫屋院,割好草料,担好水,等他们到来。

虽然这一回来得人比较多,还有女眷,但之前这种情况也不是没有过。边上的邻居看到此次车队的规模,便麻溜地转身去收拾自家屋子,好腾出来借给他们住。

即便是修过了,一样很简陋,墙还是原来那面漏风的石土墙,只是把顶给换了,另一间半塌的直接就没修,就用来当牲口棚。

赵平安抱歉地笑笑:“暄兄弟别介意,简陋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