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景言没有回相府,一个人回到了小屋,不过他发现小屋里,有着光芒,他也不意外,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白芷坐在屋子里,看着方景言进来站起了身。
“你怎么过来了?”方景言问道。
“我让白锦照顾一下宇儿,过来看看你,怎么样,没事吧?”白芷问道。
“我能有什么事,我这也算是加官进爵,有什么不乐意的?”方景言故作轻松。
一旁的白芷自然知道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安慰道:“其实这件事情,还是看你,只要你不愿意,我们可以带着宇儿远走高飞,不问这些世俗。”
这话说的方景言还是很感动的,不过他是一个理智的人,这种事情自然是不可能的,不说这是皇帝的命令,这里面还有师父的参与,这其中就一定有师父的道理。
方景言已经做好的接受的准备,摇了摇头说道:“算了吧,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白芷看着他欲言又止。
深宫之中,御书房内,天子看着各处的奏章,这个时候一个太监走了进来,说道:“启禀陛下,刚才白相让人传来了消息,说是那件事情已经解决了。”
“我知道了,没什么事你就先下去吧。”天子说道。
太监退下了,这个时候唐忠义走了出来,看着天子问道:“陛下最近又有什么大动作吗?”
“唐伯,这段时间你和影儿不在宫中,有很多事情你都不知道,这一段时间北梁的动作,可是有些多啊!”
“陛下的意思是说,北梁要和我们开战了吗?”
天子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摇了摇头说道:“这种事情还不好说,不过双方现在看来,都缺少一个理由,两国开战,如果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的话,这场战役就会被定义成不义之战,谁要是被冠上了这样的名头,恐怕这场仗就不好打了。”
“所以陛下再找这样一个理由?”唐忠义问道,两个开战是大事。
“确实,这件事情我和白相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依照我们现在大秦的实力,自然是不会畏惧北梁的,只是这一个开战理由倒是想不出来啊!”天子叹了口气,老实说他也不愿意开战。
战争永远是劳民伤财的,一个国家经历了一场战争,无论他是胜利了和失败了,对于这个国家来说都是巨大的损伤。
接手大秦这些年,他一直想做一个好的皇帝,不让百姓安居乐业,这是他的目标。
可是现在他知道,这些事情是不可能的了,这场战争不得不打。
至于这场战争的导火索,还是得追溯到前段时间,上一任的兵部尚书,何九华。
天子作为一国之君,对于这个朝堂的一切都应该了如指掌,所以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叫天机营,他们直属于天子可以直接向天子禀报,不受任何部门的拘束。
对于天机营的存在,不是朝堂上的秘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其实也是天子故意为之,天机营他的作用与其说是在收集情报,
更重要的是对官员有警示作用。
让他们知道有怎么样东西的存在,他们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衡量轻重,不会做出一些对于国家有危害的事情。
不过就在这样的压力之下,依旧有人会顶风作案,兵部尚书何九华就是这样一个人。
兵部尚书在朝堂之中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而正就是这样一个身居要职的人,居然私通北梁暗探,当天机营,把这个消息告诉天子的时候,起初他是不相信的。
不过后来随着证据越来越多,天子也不得不相信了这个事实,何九华也算是大秦的老臣了,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居然私通敌国。
天子察觉到了这件事情的不简单,他立刻召见了何九华,书房之中,只有他们两个人。
何九华,对于天子的质问,没有丝毫的恐惧,表现出的却是无奈。
原来何九华的孙子,被北梁暗探控制住了,何九华,只有一个儿子,当年在我出生的时候战死,只能下了这么一个孙子,可以说这个孩子是何家唯一的香火。
对于何九华,这个年过六甲的老人来说,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这个孙子可以说是他的全部了。
正是因为在这样的胁迫之下,出于无奈,他才选择了叛国。
天子听到了这些之后,没有,因为他的叛变而勃然大怒。他也知道这个老人家为了大秦做出了多大的牺牲。
天子知道作为一个君王,不应该有妇人之仁,不过看着面前的这个老者,他还是动了恻隐之心。
他给了何九华一个活命的机会,告老还乡,这双是给这个老人家一个台阶下,何九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的书房,不过他没有想到的是,天子居然放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