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过年(2 / 2)

重生花样人生 秋莫言 4421 字 2020-11-04

过年的时间点,是赵家生意最忙的时候,赵一非又作为家里的代表出席。不光代替父母给了郁瑾若、徐玉莹、徐一帆等人压岁钱,自己也用假期赚来的“打工费”给他们包了红包。高家也是生意忙的不行,也由高峰出面代表,给了压岁钱。两人被徐玉莹调侃,已经成为“财大气粗的小赵老板和小高老板”。

第一次来家里的徐玉莹的儿子张旭飞,更是拿到了几十个红包,小小年纪已经跨入“万元户”的行列。

今年家里的喜事不少,徐玉洁生子、徐青华考上海关的工作、郁瑾若出版游记,算上徐玉莹即将实习和明年徐一帆的高考,还有赵一非和高峰的小成绩,家里的孩子们逐渐成长,个个都有成就,让辛苦了大半辈子的徐根生和林媛都乐得没合上过嘴。

赵一非这次过来,不光是吃年夜饭,还是想和大家说说年后去旅行的事情。过年以后,去新马泰自助游的队伍很庞大。自己亲戚组团去,不需要跟旅行社,一半以上的人都已经去玩过,所以线路规划没问题,出行的注意事项也只要简单叮嘱一下就行。

第二天即使是大年夜,除了放假的孩子,大部分人都要去工作,所以9点半以后,聚会就散了。每年也就这么一两次能聚会的机会,即使徐根生和林媛很不舍得,也不得不接受孩子们像离巢的鸟儿一样,越来越远。未来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小家庭,都会有自己的生活,他们这样的老年人在孩子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小。

大年夜的早晨,不知怎的,郁瑾若醒得格外早。想到今天白天没什么事,就捂在被窝里,听听音乐和广播,不知过了多久,又再次迷迷糊糊地睡着了。醒来时,时间已经9点多。

起床吃了个晚早饭,郁瑾若才不急不慢地拎了一小袋粽子糖和卤汁豆腐干,晃晃悠悠地出门。才出门口,就遇到拿着皮球在高兴地在门口玩耍的孙勇。

孙勇这几个月,经过家人的严格训练,已经成长了很多,连叫她“小瑾姐姐”,也比以前口齿清楚不少。

郁瑾若和他聊了两句,又给他留下一小包粽子糖和豆腐干才挥手离开。

江爷爷的店离郁家不太远,走走逛逛,一路上遇到了好几个明显不是原住民的游客。想到未来这里的游人如织,她还是很喜欢现在平静安宁的生活。

江爷爷的旧书店还是一如既往的生意冷清,不过他也不在意。本来他就不是靠卖旧书赚钱,而且他还在为人修缮旧书,郁瑾若到店里的时候,他正埋头干活。和她打了一个招呼后,又继续专注手上的工作。

郁瑾若看他正握着毛笔在一页用纸张补好的残缺页面上,一笔一划的填补上文字,也不打扰他,在旁边静静的看了一会儿后,就和陪着江爷爷在店里的江阿姨说起了悄悄话。

江爷爷年纪大了,家里的子女、媳妇会轮流在店里陪他,今天是他的女儿江阿姨在店里。郁瑾若几次来这里,基本上和江家的人都很熟悉,而且郁家在附近也是有名气的人家,长辈们也相当熟悉。

郁瑾若今天带的粽子糖和卤汁豆腐干是给江爷爷带的,但是不知道他的身体吃这些有没有忌讳,所以想问问清楚再拿出来。

江阿姨告诉她,江爷爷虽然年纪大,但身体还不错,除了血压偶尔有点高,牙口什么的也都还好,不过他毕竟年纪大了,这些有点甜的东西,还是要控制一下量。

听闻后,郁瑾若将袋子给江阿姨,让他们每天控制着量给江爷爷吃。

江阿姨和她推让了两次,没让她收回,也就没再拒绝。虽然郁瑾若是小辈,但东西也没有很多,明显是个小孩子的心意,收下来也没什么。

江爷爷年纪不小,耳朵还不错,眼也尖。手上的事情告一段落,就问她们刚刚在推让什么。

江阿姨拿出郁瑾若的袋子给他看:“喏,是小囡送点零食给你。粽子糖和卤汁豆腐干,你要不要吃一个?我先少拿点出来,其他的放好,你慢慢吃。”

江爷爷张望了几眼袋子,伸手道:“给我一包粽子糖抿抿,等下我还要吃几块豆腐干。”

江阿姨往他嘴里塞了一颗粽子糖,再拿出一小包豆腐干。“粽子糖少吃点,有点甜的,豆腐干也只能吃这一小包。多的我放起来,慢慢吃。”

江阿姨拿了一个粽子糖要给郁瑾若,被她拒绝了,家里还有很多,这个是带给江爷爷的。江阿姨也就没有勉强。

江爷爷伸头张望袋子里的东西:“再给我一颗粽子糖,这个好吃。这两年你们都不怎么买给我,难得小囡囡给我吃。”

江阿姨无奈地再给了他一颗:“不是怕你多吃了糖,影响牙齿和血糖嘛。医生有交代的,甜的东西少吃,得了糖尿病就麻烦了。”

江爷爷不甘心的看她把东西收起来,嘟嘟囔囔地说:“我现在不是很健康嘛。上半年体检还说我能活个一二十年。你们就是太小心,天天让我吃得清淡,嘴巴里面都要没味道了。”

江阿姨偷偷嘀咕了一句“老小孩”,就没再理他,反正把东西看紧就好,唠叨就让他唠叨几句吧。

江爷爷看她果然把零食袋子放起来,知道自己没有再多吃点的希望,也就死心不再念叨。

和郁瑾若聊了一会儿天,说起了自己小时候过年买什么零食,现在还有哪些零食还有的卖,哪些已经很久都没有看见卖了。

店里没什么客人,郁瑾若就陪着他讲古,听他讲过去的事情,自己也增长了很多从民国到现在,自己不知道的知识。也有不少近代历史上有名的作家、收藏家的逸闻趣事,以及江爷爷这么多年和各个博物馆、藏书楼发生的收藏故事,很多国学、古籍、金石、书法、绘画的各种从未听说过的书籍名称和内容,听得津津有味,连家也不想回。

江爷爷就是一本活字典,一肚子的旧版书和关于书籍的故事。要不是中午吃饭时间到了,郁瑾若能听他说整整一天也不会厌烦。

《菽园杂记》这套书,江爷爷自然给了一个相当便宜的优惠价,即使郁瑾若让他照实算价格,他也没同意。

郁瑾若只得无奈接受,却想下次要想办法找补点什么给江爷爷,免得自己一直占他便宜。而且刚刚听说江爷爷过年只休息初一到初三这三天,不知道是因为真的爱好书籍还是因为补贴家用,想到这她又有些愧疚,好像每次买书,都用很低的价格买回来,从收藏角度来说,自己赚了,但是赚这么大年纪的老人的钱,有可能还是他的养老钱,就觉得坐立难安。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回报给他。

临走前,郁瑾若留下了一张书单,上面是自己还想拜托江爷爷帮她找的一些旧书,都是关于棋谱和中医类的书籍,还有沈从文旧版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该买的书还是要买,江爷爷薄利多销卖给自己,总比不通过他买,让他一点都不赚到的好。

下午,郁瑾若都沉浸在明代真实历史资料中不能自拔,书里讲了众多明代的史料笔记,还有太仓的风俗人事等,真实详尽,无论是当成历史书看,还是当成故事看,趣味性和真实性都很强。里面涉及到的地理、军事、民俗等,都值得郁瑾若在写小说的时候借鉴、使用。

晚上的聚餐是相当热闹。郁瑾若不想被拉出来到处夸,躲在角落里和郁蕊几个人聊天。即使如此,还是收到了一波来自亲朋好友的问候才有机会坐下来。幸亏她让郁楠浚和徐丽芳不要把她小说出版的事情说出去,否则又是让她尴尬的场景。

郁珏菲一家昨天就回来了,只不过昨天在婆家,今天晚上才和家里人一起吃晚饭。

白冰冰一拿到郁瑾若给她织的围巾,就抱在怀里不松手,小脸蛋贴着上面的图案,揉来揉去,笑眯了眼。就算是包厢里开着热空调,也顾不上,围在脖子里神气活现地走来走起,到处让别人看她的新围巾。

郁珏菲让她感谢郁瑾若,她也“哒哒哒”地跑过来,搂着她的脖子,给了郁瑾若一个湿哒哒的吻,蹭了她一脸口水。

开席后,坐在郁瑾若旁边的郁竹筠,居然问起了她见郑慧的事情。郁瑾若也不知道她是什么意思,是同意还是反对,只一五一十地将自己知道的情况告诉她。

她原本以为郁竹筠只是问问,但没想到宴席过半,郁竹筠居然对隔壁桌的程琪说,同意他和郑慧谈恋爱。而且不但同意,还希望他们能早点结婚、生孩子。一是郑慧年纪毕竟比他大,如果再过两年生孩子,就是高龄产妇,怀孕生产都容易出现各种问题。二是现在他们虽然还在忙事业,但未来肯定更忙,与其到30多以后再忙工作忙生孩子,不如趁着年轻还有精力的时候先把孩子生下来。反正她自己的工作是丢不下的,肯定不会帮他们带孩子,需要郑慧的妈妈帮忙一起照顾,还要有保姆或月嫂的参与。与其如此,肯定是早生比晚生好。

可怜程琪还没从亲妈同意他恋爱的喜讯中回过神,就马上面临催婚和催生。

郁竹筠也从大儿子尴尬的表情中意识到了自己跨越式的想法把他惊着了。忙解释:“我们医院接下来一两年会比较忙,到时候我也顾不上过问你们。我只是先把我和你爸的想法告诉你,如果你有能力让郑慧尽快和你结婚当然是好的,如果她不同意,你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行,我们并不强求。只是我们的态度是,假如你们恋爱谈下来很顺畅,可以尽快结婚。如果没有问题,早生孩子比晚生要好。”

父母的态度摆在那里,同意他们谈恋爱,也同意他们结婚,程琪自然是心花怒放,喜笑颜开。

面对赵翠芬问郁竹筠医院要忙什么,她只含糊地说:“市里对医院要做些改革,下面会建立一些相配套的社区医院。要忙的事情比较多。”

这个郁瑾若倒是有点印象,好像就在这两年,市里的多家医院都整合,改了名称,很多小区都有社区医院入驻,里面还配备常规的诊疗和输液、配药的业务。基层医疗事业深入社区,进入到寻常百姓家,让看病、吃药、日常医疗检查不再麻烦。普通百姓不再需要到市里的大医院诊治,可以先在社区医院做初步的检查。社区医院、卫生院,还建立了居民医疗档案,会对有高血压、糖尿病之类常见病的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很多婴幼儿的疫苗接种也直接到社区医院、卫生院就可以打针、吃糖丸。

大儿子的终身问题,郁竹筠松了口,小儿子也不能厚此薄彼不过问。对于程瑞接下来两年的方向,她也和他再次确认了一下。

程瑞下学期要去医院见习,接下来肯定要考研究生,他现在已经有了方向,准备专攻血液病方面。

对此,郁竹筠也尊重他的想法。我市在血液病专科领域也很有影响力,国内也是排得上名的,所以程瑞专攻血液科也很有前景。无论哪个专科的医生,都是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处于求知的状态。她希望程瑞多听、多看、多学,既然定下了方向,就朝着自己的目标多努力。

“我今天这也是话赶话,说到这儿了。平时家里说是有4个人,但一年到头,真能坐在一起的机会不多。”郁竹筠自嘲道:“我们也不是大户人家,有多大的家业,反正各干各的事业,一家人太太平平过日子,安安心心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就行。程琪喜欢的女孩子,我们也不是反对,只是希望一家人能和睦共处,安心过日子就好。将来程瑞恋爱、结婚,也是这样,人好,不闹事,小夫妻俩努力工作,能过安生日子就是最好的。反正我和你爸肯定不能陪你们到老,日子过得怎么样,还要看你们自己。自己挑的人,自己过的日子,好不好,舒不舒服,自己最清楚。我们最多就是把把关而已。”

郁竹筠的态度,也基本上是郁家一贯的观念,长辈们只是把关,也提提想法,大多时候都很尊重自己孩子,幸好家里的教育不错,小辈们脾气秉性也好,眼光没有问题,结婚以后哪怕有些小问题,也都是夫妻俩和和美美的,没有大矛盾。

晚饭结束的时候,郁瑾若抽空问了程瑞,现在他和孙晓菲怎么样。

“我们现在还不错,也可以说是和好了。晓菲那里也说,愿意为我们两人的未来多努力,也多点信任,不再胡思乱想。”

郁瑾若却不那么乐观,敏感悲观的人,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只是这样的想法直接说,未免有些泼冷水,只能提醒道:“晓菲姐姐挺敏感的,也容易多想。你还是要多关注她的想法,多开导,免得她总是自己想太多。也找点事情让她做做,如果你忙起来顾不上她,一个人就容易想偏了。而且她可能因为家里的影响,有点自卑,你还是要和她多沟通。”

“好。我知道了。”程瑞嬉笑道:“听说,你还帮我哥追女朋友了?怪不得今天我看见他给你了一个大红包,里面压岁钱不少吧?”

“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就不——告——诉——你!”郁瑾若唱着歌词,嘻嘻哈哈地跑开了。

晚上,郁瑾若开心地把这两天收到的红包倒在床上,一个一个拆开来数。这个年过下来,可是大赚一笔。长辈们给的压岁钱就别说了,郁楠浚、徐丽芳都给了双份厚厚的红包,赵卫东和高玉芬除了明面上给的和徐玉莹等人一样的红包,还私底下偷偷给了更加厚好多倍的压岁钱,赵一非和程琪也是单独给她了一份比别人多的压岁钱。郁瑾若光靠每年的压岁钱就足以发家致富。

捧着一大摞双手拿不下,需要抱起来的压岁钱,郁瑾若决定明天找个有at可以存款的银行,把钱存到卡里。这么多现金放在外面,她觉得不安全。

身边堆着满满的钞票,郁瑾若想到许文娟过的这个糟心、吵闹的春节,不由得悲从中来,难道她真的没有办法改变许文娟的命运吗?但凡有机会,只要不是对两人有害处,她肯定想让许文娟脱离那个泥潭,让她和朱颜过上幸福的日子。

现在朱颜应该已经在许文娟的肚子里了。

她觉得自己还是很自私,很残忍,因为希望朱颜的出生,所以漠视了让许文娟继续走上记忆中的那条路,过上她不想回忆的生活。只是她实在是个人能力有限,又害怕两人的密切接触会带来不可改变的影响,只能继续冷眼旁观命运的车轮朝着既定的方向冷酷无情的前进。

还有不到9个月,朱颜就将出生,她不确定自己在忍耐了那么多年不接近许文娟后,还能忍耐不接近朱颜。

未来尚未可知,未来即将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