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人走了以后,最不习惯的是郁子泉。没人陪他叙旧、话当年,总感觉少了几分乐趣,也愈加怀念秦爷爷。程瑞也有点想念武力值高,能打能扛的战哥。
郁瑾若在过了两天“是不是太自作多情觉得秦战对自己有别的想法”、“如果把普通关系的亲戚家哥哥自以为是的认为是追求者以后见面会不会尴尬”后,就不再纠结。无论是她的感觉没错还是错了,两人以后见面的机会都很少,如果没有缘分,他们以后都不会再见面。假如误解了他,只能在心里说抱歉,如果没误解他,反正她以后都不会主动与他联系,两人就应该不会再有交集,多纠结无益。
租了日剧《少年金田一事件簿》第一、二部,既用来练日语能力,也是用来怀旧。许文娟前世就曾经看过《少年金田一事件簿》的全部漫画,个人感觉比著名的“万年小学生”剧情更曲折精彩,而且人物形象也画得更好看。许文娟对这部漫画拍摄的真人电视剧也看过,以前是全程看中文字幕了解剧情,现在更多的是看情节和练耳力。
郁家人在得知她英语法语的考级分数后,都觉得她高考时应该报考外语类的专业,现在这样能力出众好像有点浪费天赋。还好她在几次考试中的专业成绩分数也很高,说明她学习能力不错,不至于让他们因为她选择s大和汉语言文学专业而遗憾。而徐丽芳和郁楠浚总想做点什么或是给她买点什么作为奖励,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在大一的时候就同时考到这两张含金量高的证书的。
不过郁瑾若倒是没想要什么奖励。她自诩现在也是拿稿费的有钱人,想买什么自己就能买,不需要向他们伸手要钱。她的稿费拿到以后,并没有存起来,而是继续购买股票。以前买的几支股票都有小小的涨幅,虽然赚得不多,但比存银行合算,用来当自己的日常生活费和买书的钱也都足够还有富余。因此知会过他们稿费怎么用后,两人并没有反对。事实证明,郁瑾若炒股这件事没有做错。
在询问郁瑾若要什么奖励未果后,夫妻俩就为她做了安排:10月份的国庆假期带她去香港和澳门玩。知道她有想买数码单反的念头后,也大方的承诺帮她买一款合心意的单反,和几个价格昂贵、型号不同的镜头,让她在摄影方面可以更方便更专业。
赵翠芬到卖毛线的店铺,买了好几种不同颜色,不同质量的毛线,有帮杜鹃买给王萍萍的,还有她自己也准备织几件小毛衣送他们的。那个年代过来的女性,大部分人都会这些手工活,虽然赵翠芬不会复杂的针法,但用普通的平针和上下针就可以织出来。所以毛线买回家,起了针以后,有事没事就织几针,既能打发时间,也算是给家里第一个小曾孙的一片心意。
许文娟也会织毛衣,而且会的针法花样繁多。朱颜从小到大的毛衣,大部分都是她手工织的,不光颜色搭配好看,针法、构思也很新颖,不比其他人在店里买的款式差。
所以当赵翠芬有事做,把半成品放在一边时,郁瑾若就接手帮她织下去。凭着“自己天赋好”和“二舅妈以前教过好几次”的借口,她熟练地将毛衣的完成进度大大提前。而且她还能在看剧时,眼睛盯着屏幕,耳朵听里面的声音,手上的动作不停,让赵翠芬都承认做不到,也让程瑞更加觉得自己的表妹真是“心灵手巧”,会的才能实在太多,自叹不如。
在上次郁珏菲回来又离开过去几天后,郁瑾若才从长辈们交谈中得知,她居然是回来征求家人的意见准备辞职后创业的。
郁珏菲的职业是空姐,在很多不了解内幕的人眼中,是个光鲜亮丽、高端洋气的工作,但实际上就是做服务员,只是工作环境不同而已。郁珏菲经常抱怨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紧张不固定,还常常会遇到很多不讲理的乘客等等。在有了孩子以后,夫妻俩的工作时间不固定,导致孩子一直是由爷爷奶奶和保姆轮流照看,他们很少能照顾到。白威的父母年纪大了,思想观念也陈旧,好几次在照顾孩子的事情上,他们意见不合差点吵起来,她也私底下和父母偷偷抱怨过好几次。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越来越需要父母的陪伴和教导。如果郁珏菲继续做这份工作,孩子就必须进入全托幼儿园,才让她放心,但是这样的话,他们就会缺失她的成长。她在深思熟虑后,和白威商量,决定换份工作,也能更好的照顾孩子。正好有她以前的校友准备开办一个英语培训机构,正在找合伙人,她特别心动。这次回家就是和两边的父母说起这件事情。
不过公婆那边是不赞成的,他们觉得她现在这份工作体面,工资也高,孩子反正还小,他们带带也行,如果要去全托幼儿园也可以,反正是自家孩子,就算不是亲手自己带大,总是有血缘亲情在的,不会没感情,也没必要为了照顾孩子专门辞去工作。当年哪个孩子不是父母工作,自己摔摔打打长大的,也没见非得要专门照顾,有的吃有的穿就行了,更别提现在白家的家境比白威小时候好太多。而且即使她辞职了,也应该找个稳当的、朝九晚五的工作,这样才安稳长久。
郁家这边,倒没什么人反对,只是希望她考察好这个事业可做不可做,如果创业前期工作繁忙,孩子怎么办。只有杜鹃,希望她能找个英语老师这样的稳定工作,而不是去做开办培训机构这样风险大投资很可能失败的事业。
不管两边的父母什么态度,白威是百分百支持郁珏菲的。她从来不是个人云亦云的人,有自己的主见,也愿意“折腾”,而且家里目前的条件也经得起她去创业。
郁珏菲从来没在郁瑾若面前提起这事,她估计,郁珏菲应该还是把她当成小孩子,这样的大事上,她还不足以成为能让郁珏菲听取意见的人。
但是郁瑾若不知道,郁珏菲之所以想到辞去工作,专心带孩子,有一部分因素恰恰是因为见到她的出色。郁珏菲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在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作为母亲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使得她现在就要为白冰冰提前做规划,将早期教育、才艺培训等等都安排起来。郁瑾若各方面出色的表现,让她觉得白冰冰也应该早点教育起来,将来才会更有成就更有前程,也就更想为孩子的未来未雨绸缪。有计划的培养,悉心的照顾,陪伴孩子成长,学习更多知识和技能,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能力、资本和同龄人竞争。“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是她现在要做的。
时间不紧不慢的流逝,好像还没过几天的暑假,就到要开学的时候。郁瑾若的开学时间在9月初,而8月末的时候,就要先到学校为新生报到做服务。作为学生干部,要提前到校做接引、报到、辅助学校做一系列的后勤工作。
全国大学新生报到的时间都差不多,没等郁瑾若回学校,郁楠浚和徐丽芳都有朋友家孩子考上大学的,陆续安排请客吃饭,他们两人隔三差五就要出去参加这样的宴席。回家后就告诉郁瑾若,今天宴请的主家的孩子是读n大、w大、bei理工,还是bei航,总之个个都是国内的名校。还有一些是去国外上学的孩子,也大多都是众所周知的国际著名学校。
郁瑾若照例没跟他们去。两分是因为觉得自己的学校比不上他们的,在一起吃饭会有几分自卑感;三分是因为出席这样的场合,总会被人问东问西,为了礼貌还不能翻脸,感觉不自在;还有五分是因为对郁楠浚和徐丽芳的愧疚,如果没有许文娟和朱颜的因素,她肯定会花费全部的精力为上更好的学校而努力,说不定自己会在更好的学校就读,这样当他们被问到自己在什么学校上学时,就不会感觉比别人家差。
虽然s大也是一所很不错的学校,也有很多在国内排名很好的专业,在省内和本市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在全国却知名度不高,甚至很多人听都没听过。即使她不觉得一个人读了什么学校就能决定他的出身和将来的发展,但是世人大多数都是势利眼,总会根据孩子上学的学校来判断成绩好不好,有没有出息,未来会有怎样的成就。她自己倒是没有那么强烈的自愧感,只是觉得有点对不起郁楠浚和徐丽芳。
月末,新生报到入学。
前一年,郁瑾若还是个拎着行李排队报到的新生,今年她已经成为协助系里工作的大二学生。
迎新接站、入学办理、咨询指引、搬运行李。每个参与的高年级学生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女生还好一点,一般都安排办理入学手续或咨询指引,男生很多都要安排做体力活,帮助新生搬运东西。
郁瑾若被安排在本专业的注册报名点办理手续,查找学生信息、办理手续、回答学生和家长的询问。虽然相比很多搬运东西和学校火车站两边跑的同学来说,工作已经很轻松,晒不到太阳,想喝水也很充足,但也非常累。一天四五瓶水都不够喝,到下午的时候,嗓子已经因为说得话多有点哑。幸好上一届几个有经验的学姐带了润喉糖,分她几个,才感觉舒服一点。
新生入学,老生再过几天也要报到。趁着这段时间什么课都不上,有大把的空闲,郁瑾若把时间都花费在写小说、看书、练字、画画上面。
陆佳妮、吕晓霞都比她先开学,在她们走之前,郁瑾若和她们聚了聚,聊聊近况。
张蕾已经工作,时间没有她们自由,但还是在郁瑾若开学前,抽了一个夜班结束后的白天,和她逛了一天街。购物、吃东西、聊聊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张蕾向她吐槽了很多工作中的烦恼和奇葩事,特别羡慕她现在还在上学,还有假期可以过。郁瑾若给她看了自己手上和脚上新涂的指甲油,张蕾因为工作关系不能涂,却不妨碍对郁瑾若选择指甲油颜色的意见。郁瑾若还把自己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了她,考级过了,游记会出版等等,坚决要在游记出版以后送给张蕾而不是让她去买。虽然两人很久没有见面,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但并不影响相互的感情,无论说什么,都能交流下去没有隔阂,想来这就是能做好朋友的原因吧。
回家的路上,郁瑾若遇到了正在执勤的陈国辉。被晒得黝黑的脸庞、脖子和双臂,以及整个背上都湿透的衬衫,郁瑾若觉得他们特别辛苦。虽然他们的工作经常不被人理解,但是正是因为他们的严格执法,“冷酷无情”,才有道路的平安和通畅,才有很多事故可以避免。她买了一杯加冰的饮料,挂在他警用摩托的把手上,只向正在不远处指挥交通的他用手示意了一下,看到他点头表示明白就自觉的离开了。
作为学生干部,特别是校级的,肯定要比一般的同学早点到校,去年经历过要做的事情,今年就轮到她安排给新生班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