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一,郁家三人都睡到自然醒才陆续起床,早中饭三个人是分三次煮的,小圆子、汤圆、馄饨。冰箱里有提前准备好,想吃什么就煮什么。
郁楠浚和徐丽芳都是今天才开始放假,未来几天都有饭局,所以两人今天也不准备做什么事情,开着电视剧,郁楠浚喝着茶和徐丽芳说话,或是回几个朋友的电话、短信。徐丽芳只看看电视、聊聊天,偶尔吃点零食,最多就是到点就笃笃定定的准备清淡一点的中饭和晚饭。
一盘卤牛肉、一盘酱鸭、一个炒青菜、一个笋干烧肉,一个蛋饺菠菜粉丝汤,就打发了午饭。晚饭则是一个花费2个小时用小排骨熬的高汤打底的暖锅,旁边有中午没吃完的卤菜和荤菜,再备几样新鲜蔬菜:青菜、小白菜、黄豆芽、冻豆腐、莴笋、冬笋、萝卜、金针菇,清清爽爽,边烫边吃。开一瓶红酒,连郁瑾若都难得被允许喝一点。一家三口配着电视机里的节目,讨论着这一年的成绩。郁瑾若被重点表扬,得到“戒骄戒躁,再接再厉”的要求。郁楠浚和徐丽芳和在这一年中事业上都有新的发展,未来几年两人都有信心想好好干一番事业,争取有更大的突破,赚钱能翻倍。
郁瑾若这一天也没干什么事,舒服的窝在沙发里,腿上盖着小毯子,水果、零食、水杯放在一边,暖和而慵懒的翻着书。早上粗略看过一遍《诗经》,确定自己能背出来的整篇不超过5篇。下午一本《楚辞》,一本《人在欧洲》打发过去。晚上到床上后就是看影碟。这样的日子太惬意了,她知道再过几年,等工作以后就没有这样轻松闲适的日子了。趁着自己还小,还没有太多烦恼和压力的时候,好好享受。
从年初二开始,就轮流到各个亲戚家吃年酒,郁楠浚和徐丽芳还有不少朋友请客,要不是一天只有三餐,请客的时间也只集中在中午和晚上,两人哪怕三餐加宵夜出去应酬也忙不过来。为此只能推辞一部分撞车的年酒应酬。顿顿大鱼大肉,吃得腻歪,每天早上只吃得下简单的白粥加炒青菜或是咸鸭蛋。
他们忙着应酬,郁瑾若也不闲着。家里亲戚多,别人家可以不去,亲戚家可逃不了。从初二大伯家开始,排着队的吃吃喝喝。因为年前的称重打击,年后她开始有意识的少吃荤菜、多吃蔬菜,量也控制住,免得一个不小心吃成个胖子就麻烦了。
最近买的书多,堆在那里也有压力,没事的时候就翻翻。看看影碟再整理整理旅行的行李,每天也挺忙碌。
《全唐诗》里面她会背的撑死了也不到百分之一,而且很多会背还只是简单的囫囵吞枣背下来,其中的意思都不明白。现在沉甸甸的压力在眼前,不得不给自己加任务。在计划上加了一项,开学后自己到爷爷奶奶家练古筝的日子,也要同时练练毛笔字,到时候就直接写新背的唐诗,现成的写字题材。
现在开始她每天都读几首以前背下来的唐诗,巩固记忆,再读一首新的诗,争取3天左右背下一首,同时每天将背的诗都用钢笔抄2、3遍,既加深记忆,又练了钢笔字,一举两得。她准备在开学以后,这件事还要继续进行下去。学习知识靠平时的点滴积累,她不是天才,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只能用这些笨办法让自己记住。
不光郁瑾若三人忙着吃吃喝喝,连郁子泉和赵翠芬也有应酬,初四开始就有以前的老朋友、老同事约着聚会,有时还会问郁瑾若要不要一起去。郁瑾若一听去聚会的老人家,要不家里的子女都是做官、做科研、经商成大富豪,要不就是子孙们在国外上学,或是重点高校读研究生,还有在中科大的,连忙摇头拒绝。
她心理素质比较差,去这样的场合,就是被打击的份,还是乖乖的待在家里,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吧。江山代有才人出,自己这样的小虾米和他们那些大拿不是一个级别的,那样能人的存在就是来提醒自己“人外有人”,不要骄傲自满。
初五,郁瑾若参加了高中同学聚会。班级的绝大部分同学都参加了,郁瑾若到聚会地点后才知道田野有事没来,不由得松了口气。才毕业半年,要说有什么改变,一时半会儿还看不出来,倒是个别同学的着装打扮比以前成熟了,还有女同学化着妆来的。大家谈论的话题都是关于自己学校的,郁瑾若自己没有说太多,听了一肚子外地各个学校宿舍新旧、食堂食物的好不好吃,经常能出现什么奇葩的菜式之类的。还有一些着急的,已经谈上了男朋友、女朋友。好像每个人自从高中毕业以后,都释放被压抑的天性,变得张扬而活泼。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离开家庭,去外地求学,忙着玩、忙着约会、忙着奔走于社团和学生会、忙着在异地适应生活,享受生活。
郁瑾若安静的听着大家的高谈阔论,突然想到自己下学期的学习计划,觉得自己不流于俗世,倒是有几分“苦行僧”的意味。
陆佳妮和郁瑾若关系比较好,经常联系,两人坐在一起,悄悄的交换着现在在学校的情况。她虽然做不到像郁瑾若这样把学习安排的满满当当,但也理解她的性格。所以很多想法,郁瑾若会对她说一点。
晚上,仍旧意犹未尽的同学们相互约了一起聚餐,郁瑾若却要离开。今天晚餐是自己家里请年酒,自己作为小主人不能不出席。而且明天就要去澳大利亚,还要和其他一起去的几个人见面。临走前,她和陆佳妮约了等她旅行回来后,在开学前单独约一次。
晚上聚餐还是在饭点。郁瑾若一到过年,就吃饭店的饭菜吃到反胃,一闻到味道就快有生理反应。还好今天的重点不是来吃晚饭的,而是和明天去旅行的人再碰头。
赵一非、高玉芬、郁瑾若、徐丽芳、程瑞、徐青华、徐玉莹、徐一帆、郁致远、郁焱笙、赵卫星、陈红云、赵奇峰,是这次出行的全部人员。坐明天凌晨1点的飞机,直飞悉尼,整个旅行从初六持续到大年十一,一共六天。大部分都是不用上班的学生,所以即使是自助游,到十一以后也必须回来,因为学校要陆续开学了。
来吃晚饭的时候,去旅行的几个人都是带着行李来的,郁瑾若的行李也是由徐丽芳带过来。晚饭结束,几个人就在包厢待一会儿,坐八点多的大巴到浦东机场,然后等待安检上飞机。
凌晨1点的飞机,到悉尼下午12点左右。出机场之前,大家都忙着换衣服、搽防晒霜、戴帽子。因为,现在的悉尼是夏末初秋的天气。
有赵一非这个地头蛇的提醒,大家早就准备好一切要用的东西,短袖、短裤、长袖、长裤、帽子等等,据说澳洲的天气多变,一天之内都可能经历风雨日晒,温差也比较大。不得不说,哪怕天气再冷,也是夏天的天气,对刚刚还裹着羽绒服保暖的他们来说,气候已经很舒适了。
因为人多,赵一非没有给他们找民宿,而是找了一家口碑很好的酒店。下午就是入住酒店、调整作息。
澳大利亚和中国的时差也就3个小时,大家虽然前一晚熬夜坐飞机只眯了会儿,但到酒店以后就兴奋得不想休息。讨论了一下,大家决定先去赵一非的学校——悉尼科技大学逛逛。悉尼科技大学位于市中心,离酒店不远,在赵一非的建议下,大家坐公交车前往。
悉尼科技大学是1988年才创办的公立大学,前身是悉尼技术学院。当时赵一非申请的时候,也是综合参考了很多意见才选择的。他本身学习成绩一般,去英美等主流留学国家成功率不高,澳大利亚也是南半球发展极好的英语区国家之一,而这所学校的创办时间虽然不长,但前身在悉尼当地也小有名气,而且位于悉尼市中心,从各方面考虑,都很适合他。
现在虽然是在假期,但校园内还是有一些学生、行人来往。赵一非说,这里有些同样是旅行者,有些是留校深造的学生。不是每个国家都有像中国一样的春节,很多国家的圣诞节都是新年,所以漫长的假期以后,很多学生就提前到校投入学习中。
赵一非住的宿舍离学校很近,只有10分钟左右的路程,大家在逛了校区以后就到宿舍去。因为是4人合住宿舍,每人有单独的房间,但厨房、浴室、餐厅等地方都是共用的。大家人数多,而宿舍已经有一个人在,所以只简单参观了一下就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