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探病(1 / 2)

重生花样人生 秋莫言 3169 字 2020-07-08

早上七点的闹钟响起后,郁瑾若很快就起床。在学校里面早起习惯以后,周末同时间段起来也不费劲,只是不知道天冷以后,还没有那个毅力能迅速离开温暖的被窝。

下午有跆拳道课,探病以后,直接去道馆上课。她将要上课的东西准备好,保温杯里装满温热的开水,塞进书包里。

虽然郁瑾若不让徐丽芳早起准备早饭,但徐丽芳还是照常起来,为她热了一杯牛奶。

喝完妈妈的爱心牛奶,拒绝了徐丽芳送的提议,郁瑾若背起背包,自己到小区外面打车去爷爷奶奶家。自己家居住的小区附近,都是比较高档的地段,没有小吃摊。所以她准备到爷爷奶奶家附近买早点。

出租车开不到爷爷奶奶家的小巷子里,只在大马路边停车。郁瑾若在路口的早餐车上买了4个奶黄包和1杯赤豆粥,边走边吃,快走到家门口时正好吃完。把包装袋和吃剩下的垃圾偷偷扔到垃圾桶,再用自带的温开水漱口。检查一下没有问题以后,才拿钥匙开门进去。

郁瑾若一般不喜欢边走边吃的行为,因为前世有人说过,有教养的人家只在餐桌前,坐好了吃饭才是规矩。边走路边吃东西叫“路祭”,古代要杀头的人才会在临死前被别人在路上喂几口吃的。虽说现在没那么多规矩讲究,不过想到“路祭”这个词,总是不那么舒服。所以她现在也避免在路上边走边吃,哪怕不坐下来,也要避着点人,吃完再走。

今天纯属不得已而为之。爷爷奶奶年纪大觉少,7点左右已经吃完早饭,让他们等自己到再吃就不好了,而单独为自己准备也麻烦。妈妈也难得周末可以睡晚点起床,也没必要匆匆爬起来为自己准备,路上买点吃的解决就行。但是如果到爷爷奶奶家,被老人们发现媳妇儿没有给孙女准备早饭就让她空肚子出门,虽然嘴上不说,心里难免有意见。所以为了家庭和睦,她只能偷偷摸摸的在外面吃完再进去。

到家里以后,果然赵翠芬马上问她有没有吃早饭。当听到她说吃过以后才点点头,去干别的事情。郁子泉虽然没有问,但也是听到她的回答以后,才继续将手上的报纸翻一页往后看。

现在才8点半,去医院还有点早。郁瑾若就拿出指甲缠好,利用这段时间练古筝。直到9点半,郁子泉和赵翠芬才整理整理衣服,准备出门。

宋老师治疗的医院离郁家不远,坐公交车6站路就能到,三人就直接坐公交车去。等公交车的时候,郁瑾若看见马路对面有家花店,就问郁子泉和赵翠芬,要不要买束花去探望。三人一合计,觉得还是买一束比较合适。老俩口在车站等车,郁瑾若就一个人去对面买花。

探望病人送花有忌讳,香味重、颜色黄白黑、容易凋谢落花瓣的都不合适送。咨询了花店的店员,郁瑾若决定还是买康乃馨比较好,粉色的康乃馨加满天星,既温馨淡雅又寓意好。在店员包的时候,她想到宋老师好像喜欢百合花,就让店员在里面加了几支粉色的百合。当郁瑾若抱着一束粉粉嫩嫩,淡雅温馨的花束到车站时,老俩口一致称赞她这束花买的好。

坐车不用20分钟,就到医院了。之前郁竹筠将宋老师的病房号给过郁子泉,所以他们很快就找到了宋老师的病房。

最近天气渐冷,医院已经开启中央空调,一走进病区就开始感觉空气当中的沉闷感。

赵翠芬一走进来就开始感觉不舒适:“哎呦,这里怎么那么闷,那么热啊。空气不好,不流通。嗯,呆久了,健康的人人都会感觉不舒服。我还是喜欢自然的空气,这里太闷热了。不舒服,不舒服。”边说,边拉开外套的拉链。

郁子泉也点点头,开始解开外套的扣子。

宋老师的病房在走廊的尽头,三个人边走边脱外套。

一走进病房,空气反倒没有外面那么闷。郁瑾若一看,原来是窗口留了一条缝隙,没有关严。

宋老师就睡在靠窗的那个病床上,闭着眼,脸色非常不好,头发全白,整个人都瘦脱了相,鼻子里还插着管子。病床旁支着架子,上面挂着三袋不同大小颜色的塑料输液袋,其中一袋还在慢慢的顺着输液管往下滴。宋老师本身个子不高,睡在病床上被凌乱的被子盖着,越发显得瘦小苍老。

三人走进病房,惊动了正坐在病床旁的宋老师的儿子。他看见郁子泉三人,忙站起身打招呼。

“郁伯伯,赵老师,你们怎么来啦?”

“李伯伯。”郁瑾若也忙上前,将手中的花束递上去。小时候她去宋老师家学钢琴,见过几次李伯伯。原本高大挺拔的中年男子,也因为年岁增长和家庭变故,两鬓斑白,身形佝偻,脸上的皱纹掩饰不住内心的疲惫和悲伤。

李伯伯微楞,恍然接过花束,道:“是小囡囡啊,长大了,更漂亮了。伯伯都认不出来了。”

他边轻声将花束放在病床旁的柜子上,边说道:“劳累你们来看我妈,只是她刚睡下没多久。昨天痛了一晚上,好不容易才睡着,还不到半小时,不好意思,不好叫醒她。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又睡熟。”

赵翠芬忙道:“别叫,别叫,就让她好好睡觉。我们就是来看看她的,可不是来折腾她的。”

“哎,谢谢你们了。”李伯伯放好花束,颠颠热水瓶里的水,又找杯子想给他们倒水。

郁子泉阻止他,“别忙着给我们倒水,我们都自己带了保温杯,要喝水自己会倒。你妈这病,医生怎么说的。”

李伯伯半侧过身,靠近郁子泉,压低嗓音说:“医生那里已经说了,让我们做好心理准备。我妈年纪大,本来就恢复慢,再加上发现这病晚。虽然手术台上下来了,但是后面要做十几次化疗,我妈怕是熬不过的。这次才第二次,她就快撑不住了。癌细胞扩散快,怕是没多少日子了。”

说完,他抹了把脸,声音都逐渐哽咽起来。“谢谢你们还来看她,不知道这次她还能不能化疗结束出院。这么大年纪,还要受这样的痛苦,想想真是难受。要不是舍不得她,有时候情愿她早点解脱,也能少受点苦。”

郁子泉拍拍他的手臂,也轻声道:“既然医生说了,你们自己也做好打算,该准备的东西也早点准备起来,免得突然不行,措手不及。”

“嗯。家里人都在准备了。我妹妹也从北京赶回来了,昨天守了一夜,今天早上才回去。”宋老师的女儿早年在北京工作、结婚,已经在那里定居几十年,郁瑾若也就见过2次面,还是在过年拜年的时候。

郁子泉点头,“几个人轮流守着,病床前别断了人。你们也不小了,晚上撑不住就找个护工来替替,时间长吃不消。有事情我们能帮上忙就打电话。和你爸妈几十年的朋友了,这个节骨眼上不要不好意思开口。”

他掏出包着钱的红包,塞到李伯伯口袋里。“你妈这样,我们也不买东西。这是点心意,你也别推辞。”

李伯伯忙不迭的推还过来。“这怎么能行,你们来看看就是最大的心意了。其他的都不用。可惜我妈睡着了,不然多开心你们能来呢。还有小囡囡,能一起来,她肯定高兴的。”

“好了,别推了。赶紧收下,别把你妈吵醒。”

郁子泉虽然年纪大,手上也不是一点力气也没有。而且李伯伯顾忌郁子泉的年纪,也不敢用力推搡。几番来回之下,只得收下。不过他也准备晚点记下郁子泉给了多少钱,以后有机会要还的。人情往来就靠平时。

因为宋老师一直睡着,最终他们三人也没有和她说上话。和李伯伯说了一会儿,问了一些病情和住院的情况,三人就告辞。

临走前,郁瑾若回了两回头看病床上的宋老师。她想对李伯伯说,如果宋老师真走了,一定要告诉她,她要过来祭拜。只是这话毕竟不吉利,最终她还是没有说出口,只是深深的凝视了一会儿,把宋老师的样子牢记在心里。她担心自己这是最后一次见到她,如果真是这样,她想记住这位可敬老人最后的容貌。

走出病区,三人都没有说话。郁瑾若看看郁子泉和赵翠芬沉重的脸色,悄悄擦去眼角的泪水。走到两人身边,一手拉一人,默默的站在电梯口等电梯。

郁子泉看她低沉的脑袋和抿紧的嘴唇,捏紧她柔嫩的小手,说道:“别难过了,每个人最终都会走的。只要你心里还记得,她就永远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