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郁瑾若唯一买回家的东西就是那本作文书,她把它放在了书桌上最显眼的地方。尽管在此之后的好几天,她一直都没有想明白:她到底是许文娟还是郁瑾若,她的前世是真实存在的还是只是“庄周梦蝶”。但是重生这么久以来的真实生活和多年来对自己做的心理建设,在困惑了几天以后,就很快调整好心态,用积极饱满的精神投入到未来的生活中。
不管以前怎么样,现在她是郁瑾若,她有新的家人朋友和属于郁瑾若的生活和人生,她该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花在怎么过好现在的每分每秒上。既然真的有许文娟这个人,那么以后也可能会出现朱颜这个属于许文娟的女儿。无论她怎么想见到朱颜,距离她出生最起码还有好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她所要做的,就是让自己完全融入郁瑾若的身份,而不是许文娟。而且她现在也有些矛盾,不确定自己是否应该去和许文娟接触。如果郁瑾若出现在许文娟的生活中,说不定在蝴蝶效应下,会对许文娟产生不可预料的影响。因此即使心中再渴望得到真相,她都不敢轻易的出现在许文娟的生活中,哪怕是远远的看一眼也不敢。如果因为自己的冲动,改变了许文娟和郁瑾若的人生,也许她会懊悔一辈子。所以,还是维持原状吧,起码她确定有许文娟的存在,对于将来也有了切实的努力方向。
解决了最困扰自己的疑问之一,郁瑾若按照之前做好的计划,准备中学就在一中初中部读。一中是附近学区学校中的重点,也是奶奶工作过的地方,表哥他们也在那里上学,离奶奶家和自己家都很近,以后在那里上学会有很多便利。她计划以后就在本市读大学和工作,不准备去其他城市。至于前世今生都“肖想”yy过的s中,犹豫后还是决定放弃。s中是省重点,起点高,里面都是学霸,她没有把握自己能考进去。重生的优势在s中传奇的历史和超高智商的强人面前如大海中的一个小浪花,毫不起眼,她没有太大的信心。哪怕背水一战,有万分之一的可能,真的考到那里,以后上大学再“低就”在本市,无论自己的心理关和家人那里都无法通过。既然已经准备未来一直呆在这座城市里学习生活,那么对于会影响目标的一切因素都要排除。
定下目标,郁瑾若就按照规划一步步的实施。小学的课程对于她来说很简单,目前她已经借用表哥的书本,预习到初二下学期的进度。初中的整体课程对她来说不算难,除了前世最差的化学、比较差的政治和物理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只要看看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她现在课外学习的种类比较多,除了书法、棋艺、球类运动外,拉丁舞已经考到金牌,钢琴考到9级。她准备最晚在初二结束这两项的考级,以后就把这两项当成调剂身心的休闲运动而不是纯粹的考个证书。如果有闲暇的时间,她还想再多学一些其他的才艺,技多不压身。
前世她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一是因为她小时候在农村没有条件和机会,二是等她长大有机会以后,却因为对于前途和生活有“破罐子破摔”的自暴自弃心理而放弃。没有对自己喜欢的法语和对自己前途有用的自学考试坚持学下去,很大的原因是她对自己轻易的说“放弃”,没有花大量的时间来用心学习和深造,更是混沌度日,对于未来没有明确的目标。哪怕有想法也只是流于思想而不付诸于行动,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得过且过,混日子。
前世她一直觉得很对不起朱颜,因为她对自己前途的不作为,不仅使自己没有与别人竞争的优势,更使得自己只能提供让朱颜在经济、生活、学习很多方面都逊于同龄人的基础。她作为母亲,不能提供好的条件让孩子得到更多更优于其他人的优势,心里一直很愧疚。她不仅使自己平庸无为,更使得自己的下一代缺少了优异的物质条件,让孩子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都要落后别人,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不一定能拥有同等条件。哪怕已经认识到在成长过程中的遗憾和缺失,却因为自己的不作为,让孩子再次经历和自己同样的缺憾。
重生以后,她经常把前世的自己和今世的父母亲人做比较。诚然现在的父母在事业和生活中的成功,与他们的父母提供的物质基础和环境人脉等条件分不开,但同时更与自身的努力不无关系。他们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更多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得到的回馈,对于这点,她在干爸干妈身上切实的看到了,他们脚踏实地永不放弃追求成功的精神和行动。周围“榜样”的力量,让郁瑾若看到了自己前世对自身的不负责任,和作为母亲的不称职,更让她反思,现在作为郁瑾若她到底该对前世自己的错误引以为戒。
现在的郁瑾若已经有父母亲人为她提供了一个远远高于前世数倍的高起点,她现在所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的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去,不骄不躁,不气馁不放弃,将前世的遗憾一一补拾,将自己犯过错误改正。毕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重来一次的机会的,不然为何后世的重生小说中,绝大部分的人都要过于自己前世不一样的生活呢,当然是因为前世有很多不足和遗憾的地方。现在郁瑾若更要有清醒的头脑不能让自己在优异的物质生活条件和高于“同龄人”的“优秀”成绩中迷失自己,成了“伤仲永”的现代版。
想清楚了今生的优劣得失,郁瑾若慢慢的回归到规划好的现实生活中来。身体已经调养好,寒假快要结束,寒假作业也早就超额完成。还有半年的小升初已经有了明确的目标,学习也没有什么问题,那就把精力放在钢琴和拉丁舞考级上吧。
前段时间将一些著名的古文都背得滚瓜烂熟,连左右手的软硬笔书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不仅右手写的钢笔和毛笔字能得到爷爷爸爸的交口称赞,连左手写的字也很端正,远远好于前世右手写的字。毛笔字学过一段时间以后,她也在老师的建议下报名考级。因为练习勤奋,加上跳级考,现在已经考到五级。楷书、隶书、行书,无论是哪种字体,都会每周至少练5、6次。她不是只为了考个证书,而是真正的想掌握这门技能,所以平时除了老师要求的考级内容,也会增加自己感兴趣的来请教老师以后练习。
现在她英语的程度应该已经达到高中年级的读写程度,就是在听说方面还有不足。法语的单词量已经可以开始阅读简单的原文小说,不过也是需要在听说和语法方面要好好改进。
郁瑾若每年元旦都用一本新的笔记本,写上新一年的目标和学习进度,并记录下每天的学习完成情况,随时更新和调整。回归到正常生活中后,郁瑾若严格按照笔记本上的进度来完成,每天写多少字,背多少单词,每周看完多少本书,书的内容还要做好读书笔记。她用另外一本记事本把前世今生想要购买下来的书名都记录下来,按照现有出版的和看书的重要性,分月购买。以前没有条件买很多书看,现在有条件以后,就买回家踏踏实实的看下去,而不是翻翻过就算结束了。
她还给自己规定了每个月的投稿数量和篇幅大小,现在投写的稿件可以锻炼写作文笔,前世她就很想在网上写小说,只是一直觉得长大后文笔不行,写出来的内容干巴巴的没有吸引人的地方,所以写了一些仍旧羞于在站上上传。而且稿子的发表还能给她带来丰厚的利润,让她的“荷包”越来越鼓。
现在她自己的压岁钱和稿酬、参加比赛的奖金都由她自己保存支配,郁楠浚和徐丽芳都只起监督作用,主要是她真的让他们很放心。平时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会给她零花钱,有时候干爸干妈、外公外婆、舅舅伯伯之类的也都会给一点。多方积攒下来光零花钱一项都根本用不完。平时吃、穿,他们都会买给她,不用她花钱,除了文具书本,偶尔买点零食外,她就没有什么要花钱的地方,最“烧钱”的买书,爸妈都会在买回来以后给她报销,所以零用钱也越攒越多,直到再次存到银行里。
现在的银行利息相比后世还比较高,郁瑾若还未成年,至于其他的投资,她还不能操作。不过这不妨碍她现在对于金钱的积累,等到成年以后,哪怕在爸妈的监督下她也可以实施计划中的投资——买房。尽管郁楠浚和徐丽芳名下已有数套房产和大笔的资金,如果没有意外未来也都会属于她,但是前世物质条件的拮据,使得她对于拥有自己名字的房产和存款有着火热的热情与固执的坚持。因此一些没有必要的支出她都省下来了,如同学中很火的明星贴纸海报、小摊贩的零食和玩具,连同学中攀比盛行的小霸王学习机和kfc都无法让她掏出钱来。
从小霸王学习机刚上市,郁楠浚就想买给郁瑾若,被她直接拒绝,理由是不喜欢。干爸给干哥哥赵一非买的时候,也顺便给她买了一台,没过多久,就被她送给了表妹徐玉莹。偶尔用来打打魂斗罗、坦克大战的游戏外,郁瑾若实在是对它没有兴趣。至于在店门口拐着弯排队的kfc,她只觉得品种太少,前世喜欢吃的奥尔良烤翅、墨西哥鸡肉卷、圣代,都还没有出来。难得几次和赵一非、程瑞等人去吃,还要排几十分钟的队,花了远远超过平均物价水平的钱,买几样不是最喜欢吃的东西,兴致缺缺的看他们在一旁吃的兴高采烈。难得几次跟着哥哥们去溜冰场溜冰,去游戏机房打游戏还不用她自己掏钱,她的钱当然自然是日益增加。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这孩子太省心了。其他孩子吵着闹着要买的东西她都不要,也不用担心她玩的太过在学习上分心,更不用担心她买些乱七八糟没有营养的零食吃坏身体。
爸爸妈妈干爸干妈:这孩子太省钱了,怎么给她的钱她都不花出去的,别人家的孩子零花钱都不够用,怎么我们家的孩子从来不问我们要钱呢?每次给她钱的时候,上次的都还没有花完。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干爸干妈:我们家的孩子怎么和别人家的孩子都不一样呢?她怎么那么乖呢?
开学以后,哪怕只有3、4个月就要面对小升初的毕业考试,郁瑾若还是根据早就列好的计划,按部就班的进行最后的冲刺。小学的毕业考试难度有限,她花了一半的精力来应付足足有余。剩下的大部分花费在钢琴和拉丁舞、毛笔的考级上。从荷包鼓鼓的零花钱中拿出一部分,买了一台能听到国外电台的收音机,每天雷打不动的收听bbc和法语电台的节目。相对于美式英语的随意,她更喜欢英式英语的正统严谨。发音纯正的口语练习者一时间很难找到,郁瑾若能做的,也仅仅是“疯狂英语”式的大声朗读,或者在堂姐郁珏菲放假的时候与她用英语交流对话。本来她也准备去s大找找有没有“英语角”之类的学生交流地,去过1、2次以后就放弃了:他们和自己现在的水平差不多。算算时间,园区马上就要动工建成,到时候有大量的外企和国外投资者涌入,只能再等两年看有没有机会和真正的外国人交流了。
5月初的一个夜晚,离小升初不到1个半月的时间,忙着在木渎开分店的干爸干妈难得的一起来做客,同时带来一个消息:他们想让赵一非在外国语学校读初高中,将来去国外上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