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是个适合外出的好天气。现在还是实行单休制,只有周日才休息,让郁瑾若想起以后的双休、小长假、黄金周,无比的怀念。
一大早,在爸妈的打理下,郁瑾若穿上了簇新整洁的新衣服,头发也用密齿的木梳梳的水滑顺溜,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的儿童椅上,到外婆家去作客。
这是郁瑾若重生到80年代以后第二次在外面,第一次是从医院回家,之后一直呆在家里没有出门,现在是第二次。89年的苏州和前世记忆中21世纪的苏州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房子没有那么高,路也没有那么宽敞,很多道路还是长石条板铺成的,未来的标志性建筑都还没有出现。幸好苏州市区的大概地理位置都千百年来都没有改变,所以不熟悉的环境和记忆中的印象慢慢对比,对大致的道路和走向都逐渐清晰起来。一路上,她不停的观察着周围明显落后的房屋建筑和道路环境,把脑子里未来的地图慢慢的“更新”成旧地图。郁楠浚和徐丽芳骑车一路向西,过了观前街,沿着景德路,金门路,经过石路向西,直到骑到郁瑾若印象中大概朱家庄新村的位置,还没有等她看清楚就拐进了一个新村。
他们穿过一栋又一栋楼房,路上不时还有人和郁楠浚、徐丽芳打招呼。从新村的门口进入往里,大概骑了5、6分钟左右,他们才在一幢5层高的微旧楼房前停下。把自行车锁到了楼道里,这时里面已经停了好几辆车。郁楠浚抱着郁瑾若走在前面,徐丽芳提着东西紧随其后。上楼到了406的门口,敲门后,很快就有人来开门,同时里面还隐约可以听到有人在说“来了,来了”。
开门的是一个10来岁的男孩子,长的虎头虎脑,很可爱。看到他们,立刻很有礼貌的喊“姑姑,姑父,小瑾妹妹”,并让他们进去。等被抱在手里的郁瑾若进门一看,好家伙,屋里挤满了人。他们进去以后,招呼声此起彼伏,有叫“姑姑,姑父”的,有叫“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的,还有叫“爸妈”和“妹妹,妹夫”的。郁瑾若进去以后就立刻被她不认识的人抱过去,在几个大人的手上轮流抱了一圈,而她也在徐丽芳的提醒下一一叫人,在强化记忆下勉强把外婆家的人认了个七七八八。
外公外婆家在整幢楼的靠西,家里的面积大概70多平方,是传统的建筑格局。进屋的大门面东,进门以后就是客厅,原本是1个整体的大客厅隔成一大一小2个,靠近大门的是主卧室,旁边是小卧室,卧室都朝南,阳台在小卧室的那间,正对着大门是卫生间,卫生间北面就是厨房。
除了外公、外婆,在家里的还有大舅和二舅两家人。大舅徐建设长的和外公很像,虽然相貌堂堂,身材高大,但是面部表情很严肃,一看就是平时话语不多,性格严厉的人。倒是匆匆从厨房出来打了个招呼又进去的大舅妈黄雪英,看上去比较和蔼可亲,她个子不高,五官普通,圆圆的脸上带着笑意,让人感觉很有好感。二舅徐建国身材高大伟岸,鼻梁高挺,相貌英武,神态刚毅,很有男人味,虽然五官和徐丽芳长的很像,但却是男性阳刚美和女性阴柔美的不同体现。而二舅妈周美兰和二舅,从外貌上看完全不匹配,中等的个子,身材瘦弱,长相很普通,蜡黄微灰的脸色,一看就知道身体不好长年有病,眉宇间怯懦软弱之气和总是低着的头,让人觉得她总想躲在别人的身后,不敢轻易见人。
刚刚帮他们开门的男孩就是大舅的儿子徐清华,他还有个姐姐徐玉洁,正带着二舅的女儿徐玉莹在阳台上晒太阳吃东西。徐玉洁长相清秀,细眉细眼,和她妈妈一样脸上总是笑眯眯的,是个让人感觉很舒服的女孩子,在郁瑾若后来和她的接触中觉得她待人和气,很愿意帮助人,是个很有爱心的女孩。
徐玉莹五官很像二舅,单从相貌上看比徐玉洁漂亮很多,但是脸色和二舅妈一样,黄黄的带着病态,性格懦弱畏缩,反而没有姐姐那样有生气和神采,生生减了好几分姿色。徐玉莹个子纤细瘦弱,看上去比小她一岁的郁瑾若还小,在后来的谈话中郁瑾若才知道,她因为天生体质比较差,三天两头生病,虽然从去年开始已经上幼儿园了,但是经常生病,去学校的次数还没有去医院的多。
就在郁瑾若刚把外婆家中到的人认了一遍,敲门声又响起了,这次进来的是干爸干妈一家三口。于是又开始了新的一轮招呼声,而郁瑾若又被迫换了人来抱。外婆带着大舅妈在厨房洗菜、烧菜忙活,妈妈在厨房门口帮忙打打下手。二舅妈和干妈就在客厅给男人拿烟倒茶给孩子拿零食和整理吃午饭要用的桌子,外公就和大舅、二舅、干爸和爸爸在客厅喝茶聊天。大表姐大表哥带着3个小萝卜头在阳台上吃东西做游戏。
客厅里,徐根生看到就赵卫东一家三口来,而高玉芬的弟弟高建成一家没有到,就问高玉芬:“建成今天要来吗?他那里最近忙不忙?”
高玉芬一边整理出吃饭的桌子,一边回答说:“建成那里现在生意很好,现在休息日去拍照片的人比平时多,所以中午他赶不过来了,亚娟和峰峰回娘家了。晚上他们都要过来的。”高建成是一家国营照相馆的摄影师
阳台上,徐玉洁笑眯眯的看着郁瑾若坐在小凳子上晒太阳,并让徐清华剥桔子给她,而她自己在用一把小勺子刮半个苹果的果肉给徐玉莹吃。“小瑾,现在身体都好了吗?你在医院的时候,爸爸不让我去,说医院里人多,等你出院了再去看你。”
“好了。”郁瑾若乖巧的点头回答。现在她是个4岁小孩子,要尽量符合这个年龄的言行。
徐清华很快把桔子剥好,掰成一瓣一瓣的放在果盘里,递了一瓣给郁瑾若:“小瑾妹妹,吃吧。桔子上的筋我已经帮你都拿掉了。”果然,上面的白色筋络已经被他剥除的干干净净,看来他也是很会照顾人的孩子。
郁瑾若接过一瓣放进嘴里,不忘记向他道谢:“谢谢大哥哥。”通过之前其他人的言语,她已经知道她对他们的称呼了。
吃了好几瓣,她看到徐清华只顾着照顾她,自己都没有吃,就拿起他剥好的桔子塞进他嘴里,还顺手拿给徐玉洁。两人笑呵呵的吃下了送到他们嘴里的桔子,都伸手在郁瑾若的头上摸了几下。徐玉莹也学郁瑾若,塞了几瓣桔子给他们,得到了相同的待遇。
屋里的大人看到这几个孩子的互动,都开心的笑了。
敲门声再次响起,这次来的是小舅一家。小舅徐建良中等的个子,身材瘦弱,戴着金丝边眼镜,斯文儒雅,很有学者气质。小舅妈个子高挑,身高几乎与小舅齐平,鹅蛋脸,高鼻大眼,很漂亮,只是眉眼神色间精明中带着一点傲气。舅妈的手中抱着她的儿子,比郁瑾若小三个月的表弟,徐一帆。他是个白白胖胖的小男孩,红红的苹果脸,圆溜溜的大眼十分惹人喜爱。
他们一进门,小舅妈就抱着徐一帆满屋子的叫人,男女老少个个让徐一帆喊到,家里的气氛立刻热烈起来。而小舅,在和外公等人打过招呼以后,马上就问起郁瑾若的状况。郁瑾若趁机礼貌的喊道:“小舅,小舅妈,一帆弟弟。”
徐建良抱起郁瑾若,上下左右的打量了一番,说道:“瘦了,瘦了。囡囡,告诉小舅舅,现在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你在医院的时候小舅舅上班不能来看你,你想不想我?今天我带了礼物给你哦。”一边说,一边让小舅妈从带回来的包里拿东西出来。
小舅妈钱丽丽是上海人,听到小舅的说话,把徐一帆交给向她伸手要孩子的徐根生,立刻过去打开包,边拿东西用上海话对郁瑾若说道:“小瑾,想不想小舅妈和弟弟?弟弟听到你住院了,担心的不得了,可是不能来看你。今天特意带了个大娃娃给你,当你出院的礼物,看看,喜不喜欢?”说着,从包里拿出来一个有郁瑾若大半个人高的洋娃娃放到她手里。
郁瑾若前世就不喜欢洋娃娃,对卡通玩偶倒是很喜欢,可是既然是他们给她的礼物,她也只能装出很喜欢的样子接过来,礼貌的道谢:“谢谢小舅,谢谢小舅妈。”
钱丽丽有点意外,因为以前郁瑾若虽然也是很有礼貌,但是却需要大人的提醒才会知道道谢,而且如果看到她拿洋娃娃出来,肯定是从她手里直接拿走而不是递给她才接到手里。她觉得眼前的孩子和以前不太一样了,只是再仔细看看,除了比以前瘦了,脸色略微苍白了一点,人稍微文静了一点外,好像也没有什么改变。
徐建良却没有钱丽丽那么细心的发现孩子有什么不同,只是听到外甥女的道谢,心里很开心。抱着她,向徐丽芳询问郁瑾若住院的过程和出院后的康复情况。
徐丽芳答复着徐建良的问题,钱丽丽则从包里掏出给家里其他人的礼物,还有不少上海买的特产和食物,一一分发给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