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去见见武媚娘,他已经有一个多月没有见武媚娘了。
就当丁瑜洲刚登上则天门城楼的时候,却失望地发现武媚娘已经坐上了来时乘坐的轿辇,正吩咐宫人将她和高大愣的遗体抬回宫中。
这是什么情况啊?这武媚娘怎么连句客套话都不会说了吗?连我都不见了?着实没良心啊!
丁瑜洲的头顶上出现了一个大大的问号,他还真得搞不懂武媚娘现在对自己的看法,便主动上前拦住轿辇,道:“天后,天皇骤然驾崩,还望节哀!臣等已将城楼下局势平息,天后不必忧心!”
迟疑了一会儿,轿辇窗户处的帘子被掀起一角,随即传来武媚娘冷冷的声音:“有劳丁大人了,本宫刚才已全然看到了,本宫陪着陛下先回宫了!”
“天后!”
丁瑜洲又喊了一句,却听到武媚娘的声音再度传来:“你不必跟来!”
武媚娘如此一番表现,着实让丁瑜洲搞不懂,看不透,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
丁瑜洲望着明黄色轿辇缓缓从城楼上被宫人抬下去,不由得心情复杂,有种“好心被当成驴肝肺”的感觉。
原本一场严肃的天皇宣诏事件就这样成了一场惊险的闹剧,着实有看头,劲爆又刺激。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长安城开始流传着一种流言蜚语,据传那日天皇本要当众宣诏,等自己驾崩之后要将皇位传给天后。
这种小道消息看似空穴来风,实则是大有深意。
有些人不信,但是有些人却很信,希望这将是真的,不是假的,尤其武媚娘培植起来的北门学士们看到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曙光已经显现了,所以他们上蹿下跳,开始替他们的天后行动起来了。
天皇驾崩,当务之急便是召集群臣商量如何料理后事,按照之前太宗高祖的惯例,都是有既定之法,会立即让宗亲王爷和宰相们组成“治丧委员会”,主持各种大小事务,但是这次天后却一反常态,没有任何行动,只是终止了朝政,让大臣们全都放假在家等消息。
除了料理天皇的后事,还有一件是举国大事,也是很多大臣都期待的,就是太子李显按理来说应该顺理成章即皇帝位成为大唐的第四任皇帝,由新皇帝来主持朝政,也是惯有的常例,可是这一环节也没有发生。
这一系列的事情似乎都是武媚娘的有意而为,丁瑜洲现在对武媚娘的所作所为表示出担忧和失望,同时对武媚娘越发生气和怨愤。
他心里头憋着一股气迟迟发泄不出来,让他难受,让他憋闷,更让他委屈。
长孙浩然和阿元等人接触的人多,最能掌握大唐的各种消息,他们听到的消息是其实天后并不是没有召见大臣,而是召见了裴炎。
这裴炎不是北门学士,也不是贵族出身,要不是刘仁轨等一些老臣被留在了长安,他是留守在洛阳的资历较长的宰相了,根本轮不到他崭露头角,他目前的职务是侍中,主持门下省事务。
如此一个外人,武媚娘都召见,唯独让作为“铁粉”的丁瑜洲被晾在了一边,这越发让丁瑜洲气不打一处来,就差捶胸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