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论风向形成了两边倒的局面,一种声音支撑丁瑜洲,认为丁瑜洲是精通百家的神人;另外一种声音是反对丁瑜洲,认为他这是在搞怪,耍大家,是在哗众取宠,博人眼球。
对于舆论压力,丁瑜洲只是一笑置之,稳坐钓鱼台,任凭风浪起。
他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毕竟他是穿越而来,脑子里装着的是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医学知识。
留给医学生们的答题时间有三天,三天之内可以任意搜集资料。
丁瑜洲的试题,他心里很有把握,可以让试卷呈现两极分化的现象,要么有人知道,要么有人不知道,不会存在胡编乱造的情况。试题很是简单和简洁,对于不会的人而言,完全答不上来,会的人,可以很快解答出来。
如此一来,可以很好地区分出好医生和差医生,丁瑜洲也完全不用犯愁成千上万份的试卷该如何批阅。
武媚娘和一众大臣对丁瑜洲的试题仍然表示半信半疑,毕竟丁瑜洲虽说是朝中宰相,通晓百家之术,但是他们从未见过丁瑜洲施展医术救人,从未见过丁瑜洲为他人诊脉治疗,又发现丁瑜洲说出一些从未听及的疾病名称,这着实让丁瑜洲等支持者和反对者都为之竖起了耳朵,睁开了眼睛,想看一看丁瑜洲到底意图何为?
就连阿元和长孙浩然等众位兄弟们也都是同样的疑惑。阿元担心丁瑜洲到彻夜失眠,生怕他惹火烧身,无法自救。
就连一向相信丁瑜洲的武媚娘,在看到这些问题之后,也着实拿捏不稳,私下里问丁瑜洲:“这个法子到底可靠可行不?别到时候弄得全国都笑话你啊!”
丁瑜洲知晓武媚娘是在为自己考虑,便自信地说道:“一切尽在掌握之中,你大可放心,瞧好吧,如若大唐真有懂这疾病的人,那便是找对了,如果没有,恐怕这陛下只能是听天由命了。”
丁瑜洲说完,对武媚娘投去自信的眼神,告诉她不用为自己担心,意思很明显,此事不会是一场儿戏。
武媚娘白了丁瑜洲一眼,虽然没有明说出自己内心的这份担忧,但是她内心的这份担忧还是被丁瑜洲敏锐地捕捉到了。
丁瑜洲随后在她耳边耳语了一句,随后武媚娘就哈哈大笑起来,那笑容甚是欢畅淋漓,完全不似刚才那种紧张不安的神态,着实让武媚娘体会到了丁瑜洲的胜算和把握。
丁瑜洲之所以必须要如此大费周章,动用庞大的人力物力,完全是因为此举是在为武媚娘铺路,此举也是在为整个大唐的稳定划定时间段,他有着深沉的考量。
前些日子,他就一直在思索,或许就算是李治已然不在世间,但是史书所记载的事情不会改变,历史规律更不会更改,所以接下来的事件演进也会一如以往按照既定规律来发展。
如果按照这种规律来推断的话,一切都很流畅,没有任何堵塞,只是有一点就是他丁瑜洲的横空出现是违背历史规律的,说不定会因为他的出现进而让原本历史既定的轨道发生偏离。
就好比李治虽然已经离开了人世,但是作为他替身的高大楞,原本是健健康康的,可是如今却出现了与李治同样的健康问题。这就说明无形之中存在着历史必然性的选择。
规律到底可不可以从中改变呢?
丁瑜洲做了上述这个大胆的试验,想来考验一下历史规律中究竟存不存在偶然和变化,会不会还存在另外一个与自己同样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