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太子李贤之死(2 / 2)

仅仅凭着十八副铠甲就要认定李贤谋反的罪名着实有些强词夺理,理由不够充分,但是武媚娘很了解大臣们的心理,通过先提起赵道生一事,让大臣们对太子产生不好的印象,随后再提及铠甲一事,进一步将让众臣们从心理上认定太子谋反一事,这样就很容易先入为主了。

如今铠甲一事被武媚娘全部端到了朝面上,端到了众目睽睽之下,就已经是背着太子定他的罪了。

武媚娘继续添油加醋道:“这十八副铠甲要是单单论数量确实不多,要凭借这十八副铠甲定罪说太子谋反,认定太子李贤有叛逆之心,可能有些大臣还是会表示怀疑,只是碍于场合不便与本宫提起,其实本宫起初也是不信的,却不知后来经过顺藤摸瓜式的调查,发现东宫里宫人指认说李贤不光藏有这十八副铠甲,还在外面藏有成千上万副铠甲,这些铠甲分散在长安城内各处隐秘地点。”

武媚娘啧了一声,表示惊讶:“这么多数量的铠甲都要超过大明宫守卫的御林军了。要是按照上万副铠甲的数量来推断,那太子的兵马起码不少于一万人,一旦逼宫造反,也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武媚娘自知如若单纯提及这十八副铠甲,着实证据不够明确,不能够一招毙命,所以需要给这件事再上上钉子,必须把这数量说得再大些,才能够让群臣彻底信服,才能够彻底打垮李贤。

武媚娘列举这个论据之后,整个大殿顿时鸦雀无声。

如此一来,大臣们都安静了,再也没有人交头接耳了,再也没有人对此表示怀疑了,因为天后的话已经点明了这其中的关系,已经说明了这其中的纷扰。

丁瑜洲一直高度关注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非常清晰地看着武媚娘的脸色变化,悄悄叹了一口气。

这件事他始终不信,虽然武媚娘说得信誓旦旦、证据确凿,但是始终没有太子当面认罪,没有太子在场,他总觉得这事蹊跷。

这件事在史书中的记载也是模棱两可,原本还猜测不知是后世修改了史书,还是当时就是这般发生的。

如今丁瑜洲亲身经历了,通过亲眼观察的情况来看,这件事着实就是史官们搞不清楚事实真相,才按照实际发生的事情进行了记载。

可是就算丁瑜洲怀疑又能怎么样呢?天后已经宣布了,这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太子李贤只能认这个罪了,李贤不同于以往的太子李弘,李弘仁德感动丁瑜洲,以至于丁瑜洲暗中相助,而李贤缺乏经验,不相信丁瑜洲的法子,他只能走向生命的尽头和末段。

武媚娘果断干脆,趁热打铁,对太子李贤和东宫展开了攻击,下令将太子东宫所搜出来的这些铠甲公然在长安东西两市展示,让全天下人都看一看,都知道太子谋反之心。

随后,武媚娘直接冷落太子李贤,下令将太子软禁在东宫,不得外出,与此同时,严惩东宫官员和宫人,剪除太子的羽翼,待太子的羽翼彻底被镇压之后,武媚娘又吩咐守卫将李贤押解转移到了太极宫的一处旧宫继续软禁。

四个月之后的隆冬时节,接近年尾,武媚娘突然发布诏令,以皇帝的名义宣布,太子李贤失德不孝,着废除太子之位,从皇室宗谱中除名,直接贬为庶人。

在一系列的过程中,李贤全然没有反抗之力,只能任凭武媚娘宰割和处置,更可悲得是在新年来临之前的一天,李贤孤零零地走完了悲苦的一生,无声无息地被秘密处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