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瑜洲同此人说话的同时,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人,见这个人一副儒扇纶巾书生模样,从面相上看并不像是什么坏人,只是此人腰间还挂着一柄长剑,着实让丁瑜洲提高了警惕。
丁瑜洲对于这个陌生人提高了警惕,虽然见这个陌生人面善,但仍然怀有一种警戒心理。
毕竟他如今是位高权重的宰相,手里握着很多人的生死大权,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他的一言一行都能影响很多人的生死荣辱,所以丁瑜洲平日里不得不保持着孤傲和清冷,不能太过平易近人,生怕被人利用了自己还不知道。
很多时候,丁瑜洲出行都会有车架随从,防止周围一些意图不轨的人靠近,骤然见到这个拿着凶器的陌生人出现,丁瑜洲不知道他的目的,不得不保持着警惕,以防止自己受到威胁。
这个陌生人并没有像丁瑜洲所猜想的那样继续靠近他,而是向后退了几步,极其恭敬地回道:
“丁大人不认识小人,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小人是太子东宫里的谋士,如今太子有难,我等想替太子求一求丁大人逃生之法,不知丁大人可否愿意救太子一命。”
“这个事情嘛!”
丁瑜洲听了这个谋士的答案,回想起东宫里的一些人和事,似乎对这个人渐渐有了些许清晰的认识,但仍然不晓得此人究竟是姓什名谁,因为他知道例朝例代的太子府都豢养着许多的谋士,能够替太子筹谋大事,但是这些人往往都是隐姓埋名,从不对外表露真实姓名。其中还有很多人,确切的说就是死士,他们愿意为了太子而赴汤蹈火,牺牲性命,就好比战国时期燕国太子丹派出去刺杀秦王的荆轲一样。
丁瑜洲见那谋士的眼神真诚,并没有那种街头巷尾吊儿郎当小混混的无趣和无理,对自己也甚是尊敬,一直以礼相待,深感他这种礼貌行为的好感,他原本对太子就非常有好感,他认为太子仁义待天下,对臣民们客气礼貌,尊重老臣,更知道国之大事在于民心,所以往往对待百姓们都是以民本思想来考虑。
因为太子悲天悯人的情怀,丁瑜洲虽然觉得太子对待武媚娘一事上太操之过急,但是心底深处还是非常认同和赞赏太子李弘的。
他认定太子不是个坏人,也不是个纨绔子弟,如今贸然面临生命之危,他刚才在朝堂上就有意在营救太子于危难,而如今来了这个人,也算是天不亡太子,或许真的救下太子,也算是一桩好事,尽管没有人知道,但是对得起天地和自己的良心。
那谋士见丁瑜洲不说话,略带沉思状,也很是知趣地没有说话。
他们俩目前所在的位置显得很是隐蔽,周围的行人不多,想来是这个谋士特地选择了在这种背街小巷的隐蔽地方来等候丁瑜洲。
谋士此番前来,有备而来,只希望丁瑜洲能够高抬一手拯救太子。
丁瑜洲沉思片刻,蓦然看到地上泥土中的一块拳头大小的石头,沾满了泥土,棱角分明,在被千万人践踏的命运中依旧透着一股倔强。
有些事情就如同这块小石头,尽管很渺小,但是依旧有它自己的命数。太子李弘在历史大河中便是这块小石头,虽然历史洪流滚滚而来,不可阻挡,可是如若外力从旁挪动小石头,从中干预,或许能够起到改天逆命的效果。
丁瑜洲想到这里的时候,猛然间眼前一亮,带着星星点点的希望之光。
那谋士很敏锐地看到了丁瑜洲的变化,悄声问道:“丁大人是否想到了什么?愿意帮太子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