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何人会倒霉?(1 / 2)

一路舟车劳顿,却内容丰富多彩,尤其在封禅和拜谒孔子的时候,武媚娘身着凤袍,头戴华美凤冠,向天下人展现着皇后的风采,让天下人无不为之感到赞叹和钦佩。

可以说,通过这一次的公开路面,武媚娘的形象深入民心,并且留给百姓的不是那种柔弱温润的女子形象,而是一个坚韧不拔威风凛凛的女中豪杰形象。

按照丁瑜洲的观点来说,通过这次封禅大典的公开露面,武媚娘内心的权利欲望更加浑厚,从原先参与朝政的觉醒到了现在的快速成长。

丁瑜洲在其中所起到的作用极为重要,因为他总是能够在关键时刻了解到皇后的内心思想走向,能够体会到皇后的真实意图,进而助推着皇后一步步完成内心的夙愿。

历史巨轮在滚滚向前,即使遇到阻碍也在不断向前行进。

带着轰轰烈烈的大部队,武媚娘和丁瑜洲他们回到了洛阳宫,没有立即返回长安。考虑到大部队出来时间太久了,加之洛阳相对较近,所以暂时在洛阳休整一番,让军队将士们可以得到长时间休整。

这是武媚娘对外宣布的消息,而实际上停在洛阳宫不走,他们有着更深层次的考虑。

不光大部队驻扎在洛阳,部分州府的刺史也没有走,而是被皇帝留在了洛阳,等候召见。原因是有些刺史,皇帝还没来得及召见。

这些事情表面看似乎没有任何蹊跷,但是丁瑜洲却从中看出了危险的信号。

他看着那些跟随在帝后车驾后面的刺史大人们,见他们骑在高头大马上,好不威风,却不知危险即将悄然降临。

世事无常,生死仿佛就在一瞬间,就算再灵验的术士,也占卜不出命运的突然变化。

有些人还不明白命运变幻莫测的道理,但是她们正在或者即将经历这种命运的“过山车”带来的变化。

在封禅的一路上,武媚娘的心情很是舒畅,尤其看到大唐富饶昌盛场景,心里渐渐有些忘乎所以,加上没有皇帝的约束,一众大臣对她更是相当尊崇,她越发有些得意忘形起来,以致于处理政事起来有些随意。比如让各州府的刺史们随驾,这项措施就有些不切实际,也不利于地方官员的工作,甚至在丁瑜洲等一些洞察实情的大臣眼中,这相当于是自毁长城。

要知道在各州府刺史中有很多是镇守边关的勇猛大将,他们长时间离开属地,势必会动摇军心,进而给边关防范带来很大的被动,幸好周边地区整体局势还算稳定,要不然极可能发生外敌入侵的危机。

当时丁瑜洲曾经力主反对让各州府刺史都来参加封禅大典,碍于武媚娘的坚决态度,而最终不得不作罢,可到了封禅结束之后,武媚娘竟然还下令继续要求各州刺史奉送皇帝入洛阳才可返回管理的属地。

地方上的封疆大吏们原本就已经远离自己的衙署管理属地长达四五个月了,如今再度拖延返回时间,恐怕地方上的许多事务都要堆积如山了。

丁瑜洲念及国家安定,再次上表奏明事情原委,言辞犀利,态度严肃,才引起了武媚娘的注意,进而让武媚娘放弃了之前的要求,她后来才改为由宗室王爷和自己娘家兄弟等亲戚大臣护送皇帝御驾回宫,其他各州府的官员们就地解散,各回各家,各找各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