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夜她又做梦了,这个梦格外完整清晰。她梦见她站在一个古色古香的院子里,正房坐北朝南是五间三层的房舍,两头隔着窄窄的耳房各有一间大库房;库房前各有一间楼梯通往楼上;东西两侧都是三间偏房带两头两间大耳房;南房则是一排进深很浅的连廊小房间,东南角和西北角的两间房里外都抹了角,这让小院显得没有那么棱角分明;四方房舍都带走廊,形成一圈四方形带两个小抹角的回廊。整个小院设计得很用心很恰当,住起来一定非常舒适。
院子也很大,约有二十米见方,因为只有一进,一目了然,看上去一派阔朗整肃。院中种着十几棵果树,结着硕大成熟鲜美的水果,云素素认得有两棵桃树,一棵红枣树,两棵苹果树,东厢房廓前似乎是两棵梧桐树,其它的就都认不出了。沿着走廊的栏杆,种了很多不知名的花草,其间有一汪近圆形、直径约三米的泉池,池水清澈见底,池底是一整块青白色半透明的玉,那泉眼不知藏在哪里,只看见水面不停地往外冒着飘着白烟的泉水,却找不见水眼。那泉水漫出了泉池,成为一条小溪,弯弯曲曲地流出了小院。
云素素自以为在做梦,便不惊不忙,从容走出院子。站在院门外,想要放眼看看院外的风景时,却发现十几米外是一片白雾,她走到白雾处,看见天地好像从雾中消失了一样,用手往前探一探,那白雾散了还聚,似乎是一种比棉花还质实的东西,还带着一点点弹性。
她大感诧异,心想这个梦做得太奇怪了。
回头再看,发现院门门头上镌刻着两个大字:“莲舍”。
云素素呆呆地看着那两个大气磅礴、饱含神韵的大字,心神震动之下渐生明悟:莲舍?与那颗莲子。。。
难道这不是做梦?她掐了自己几下,疼。。。
难道,这里是什么随身空间?
她定定神,按小说中写的,心中使劲想着他们娘儿仨的卧室,倏忽一下,她果然出现在卧室的床上,在她的一米窄床对面,有一张儿童双层木床,上面正安然睡着云清和云澄,微微打着小呼噜。
复又想着莲舍,便又回到了小院。
她从小是个心在云外、与现世格格不入的人,见此异事倒也不惊不疑。她欢喜无限,细细查看那些房舍物品。
施施然推开一楼正房的房门,看着一尘不染的正厅,紫檀的长条高几、长方茶台、四把靠背椅,样式都是厚朴简洁型;东次间是卧房,放了一张雕镂简洁的拔步床,床前一张小圆桌,两个锦袱圆凳,南窗下是长长的琴台,台上一张琴,一摞乐经琴谱;东梢间放满了厢笼衣柜,打开厢盖和柜门,只见满厢满柜都是古典样式的衣物饰品,每一件都是低调含蓄、浅淡青嫩的式样和颜色,隐隐又有流光溢彩,看着都不像凡品。
西次间似乎是书房,南窗下是一张长书桌,桌上靠墙摞着几摞线装书,正中还有一本翻开的书,桌前一把靠背转椅;和东次间一样,东西两面墙上,靠南开了两道门,一道通正厅,一道通西梢间,两道门将这间房分成两个区域,南边是书桌区,北边,应该是书柜区吧?因为那个区域的三面墙上,靠墙立满了到顶的书柜,倒是与时共进,装了玻璃柜门,只是这房子的房间都很大,一圈书柜放满,房间还是显得空荡荡的,紫中带点金色的不知名木材制成的木地板上,只放了一张深绿色的方正草席,厚厚的,散发着隐隐的氤氲之气。
难道。。。这不是书房,是修炼室?云素素走近书桌,轻轻地、缓缓地、惟恐吓到什么似的合上那本打开的书,看见书名是《青莲素义》,只觉一股酸涩瞬间从心底泛到眼中,连忙将书放下,走近书柜。
透过玻璃柜门,云素素看到里面放的都是修道书,功法、术法、道经、常识类书籍放得满满登登应有尽有。
她推开西梢间的门,发现这间房中放满了书架,只留下几条狭窄的走道,书架上放的。。。都是是竹册和玉简,她捧起一卷竹册,发现她无论怎么使力,都打不开这卷看似平平常常竹书,她又试了试玉简,也是什么都看不到,好像有一层隔膜阻隔着她的视线和智识,只好将它们都放回原位。
出了西梢间,她又向西次间的书桌看去,那本《青莲素义》静静地躺在书桌上等着她。她还是先走向了书柜,从柜中挑出道经《道德经》、《南华经》、《五子论道》、《心术》、《远游》,功法书《洞玄经》、《九炼灵元经》、《橐龠歌诀》、《九真正要》、《太素问答》,术法书《五行术》、《紫阳诀》、《丹符经要》、《九转真气诀》、《风雷》、《轻风步法》,知识类书籍《万木图集》、《万兽图谱》、《五行灵物传》、《六艺初探》、《真人传》、《真火榜》、《真器录》共二十三本,抱到书桌上。想了想,抬步到了楼上。
二楼三楼布置得和一楼一样,只是软装的颜色有所变化、衣柜里没有衣物、书房和修炼室中没有竹册玉简。
正房两头三层六间的大库房里,满满的都是架子,上面分门别类摆放着数不清的储物芥子、乾坤袋、纳虚瓶、百宝囊,里面分装着灵石、仙玉、神晶、灵材、仙材、神材、灵草、仙草、神草以及不同级别的丹符器阵修仙资源。
院子两边的偏厢,东是客房,西三间因为靠近地火池,布置成了厨房、餐厅和食材库。
静静地站在没有黑夜的院子里,吹着不知从何处传来的风,将溢满襟怀的震动、酸涩和欢喜沉淀下来,她才又走回西次间,坐进书桌前的靠背转椅里,翻开那本《青莲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