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真相(2 / 2)

“二十年前,异姓王睿王叛变发起宫变,先帝临危受命平定宫变登基成王,这事须得从前朝开始说起。”

“大燕以武立国,先祖皇帝统一北方后建立了大燕王朝,并在京都修建了皇宫,后几朝几代延续下来,大燕王朝逐渐稳固。”

“先祖皇帝武将出身,教导后人不可忘了武之根本,所以即便后来为了镇守朝堂不在出征讨伐扩大疆域,任教导后人以统一王朝,建立真正的和而不同的时代为继任。”

“但是百官不这么想,他们过惯了安逸的生活,不愿意再有战争讨伐,但骨子里对权力的畏惧没有让他们开口说出自己的想法。”

“后来朝堂安稳,历代皇帝谨记祖先们的告诫,亲自出征收复四境,朝堂无君,一代代下来,四境成了大燕的囊中之物,但皇帝的权力也被削弱。”

“皇权被皇家庶派和外戚把持着,大燕看似强大,不过是依靠先祖皇帝们打下来的四境镇守,一旦四境中任何一方被攻破,大燕溃不成军。”

“但百官并不担忧,他们仗着手中掌握的权力控制着历代皇帝,一代一代衰落下来,但他们仍然没忘先帝们的嘱托。”

“太武帝,也就是先帝的爷爷,成年之后以雷霆手段镇压百官,后掌权之后意图收复岌岌可危的南境,半朝武将没有一个可堪重任,后亲自出征,一举将其收复,回京途中,却被百官暗中伏击,当场毙命,后来史书记载却说是战死南境。”

满朝文武百官,为了自己的利益,伏击当朝皇帝,且一举成功,这样的事简直前所未闻,三人手指渐渐握紧,心中有怒气在燃烧。

“后来百官扶持当时还是孩子的太子登记,是后来的孝宣帝,孝宣帝不过十二岁,不懂朝事,百官便以辅政为由把持着朝堂,待孝宣帝弱冠后确实如约还政于他,孝宣帝是在百官眼皮子地下成长起来的,在百官眼里,他不过是个傀儡皇帝,是站在他们一边的。”

“奈何孝宣帝天生反骨,再加上太后娘娘细心教导,执政第一件事就是实行仁政,减免赋税,统一全国士兵管理,增强补贴,还要免费开办学堂,一桩桩一件件都在挑战百官的利益,所以,他们再次架空了孝宣帝。”

“不经如此,他们将孝宣帝的政令大肆宣扬,制造了一场混乱,后来那场混乱令孝宣帝的政令思想成为禁书,孝宣帝最终郁郁而终。”

“也就是二十年前的那一晚,异姓王受百官挑唆制造叛乱,先帝登基。”

夏知书被人架上囚车时,并没有一点慌张,相反,她很平静,甚至可以说是不屑,她神色淡漠地瞧着过往的行人,腰板挺得笔直,便是她当年封公主时,也没有这么规矩过。

苏离折了前面的骑马,选择徒步跟在她的身旁,夏知书看见他颇有些意外,也不过是多瞧了一眼,没什么反应,似乎对他的身份没什么意外,权力嘛,什么都不多,附庸者很多。

苏离瞧了她的眼神,苦笑一声,双眼目视前方,“公主就没什么要说的”

“有。”夏知书淡然道要唤我公主,大燕只有一个公主,你应该敬她。”

苏离点了点头,似有些赞同,“判君公主我自是敬的,那我该唤姑娘什么,或者天下人应该唤姑娘什么

“太子妃,亦或者,皇后娘娘。”夏知书偏过头,平淡地俯视着他,“你应该尊我。”

倒不是夏知书贪图那点名利,只是她要为他承担,必须坐稳他妻子这个身份,若不然,就算他们逃出京,忘恩负义这个烙印就打在他的身上,这样的人,会是一位好君王吗

便是这样,必须要一个与他身份密切相关的人站出来,替他担下这一切,这边是夏知书收到伊人的信时想的,她不能走,她必须要坐稳这个位置。

事到如今,苏离大抵也摸清楚她为何这么坚决地选择这条路,她的父亲是个忠臣,给她影响太深,她平日虽天真,心里却又自己的大是大非,倒底是经世太少,才会如此单纯。

苏离并未唤她太子妃,只呼她为姑娘,只说希望姑娘归来时,世事繁华。

这一声浅浅的祝愿,夏知书没有听真切,偏过头去看他,只见他笑得温和,注视着前方。

“你好像,跟萧野不是一样的人”

苏离笑了笑,“自然不一样。”

“我平生所愿,故人今遭下地狱,世人来生世繁花,无盼无愿,皆为应得。”

而萧野,是想有人陪他陷沼泽。

“你这人真奇怪。”夏知书嘲笑着,“自己过得不好,还想将别人也下马陪你下地狱。”

“是这样罢。”苏离传开一阵叹息。

夏知书睫毛微颤,有些话她听懂了,却不愿意深想,有些人,背后的故事值不得深挖,一不小心就会沦陷,你怜惜他却无能为力,倒不如一直懵懵懂懂。

两人相对无言,沉默下来便只有车轱辘转动的声音,两旁的百姓沉默地随行,平日里叽叽喳喳,今日确实难得的安静,夕阳缓缓落下来,长街无声,一下显得有些寂寥。

忽地一下,夏知书笑出声来,赤团金扇半掩在面前,引起苏离的注意。

为了引萧予安出来,他们此行前进很慢,为的就是消磨他们的耐心,她这突兀一笑,倒显得气氛愈发诡异。

“未免太安静了些”如果不算上车轱辘转动的声音,确实算得上安静,甚至有些诡异。

苏离偏过头去,示以询问,“大喜大悲,该是热闹。”

苏离垂眸,唤人请来了成亲和出殡的乐师,唢呐一响,不是大喜就是大悲,偏她两样都占了。

百姓被着一声吓得激灵,先是一愣,随后又沉默下来,默默拿袖子揩泪水。

不知是风迷了眼还是怎的,夏知书眼眶莫名就有些痒,她想着不能失了体统,面上保持着微笑,硬生生给憋了回去。

直到玉珠带着众人摒退,她才长呼一口气,整个背脊都放松下来,手撑在脸上,拖着腮帮子,“我今天就要嫁人了,你来为我梳妆可好。”

春雨反应不及,她这成的是哪门子的婚,夏知书还是那副天真的模样,见她稍有犹豫,鼓着腮帮子拉着她的手撒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