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如果!(2 / 2)

果然不出王荣所料,没两下,房顶就被砸穿了,众人看着那镂空的房顶,一时惊呼。

“还愣着干什么?赶紧来救人!”

众人这才反应过来,一窝蜂往中间涌去,没有绳子,没有梯子,他们便顺着菩萨的身体往上爬,以接力的形式将孩子抱了下来。

起初那些孩子并不愿意,是他们用强硬的手段直接叫人掰开,或抱着,或用身子直接将他们拖下来,有时不小心碰到了那孩子的伤口,孩子也不吭声。

最难的还是那些关节错位的孩子,碰不得,但他们好像习惯了,不管怎么折腾,他们都不吭声。

后来才发现原来它们的舌根都被拔了,说不出话来。

众人说不出心里什么感觉,只是觉得心里难受地紧,又找不到一个发泄口,只有深深的无力感。。

众人见孩子都解救下来,还没来得及询问,外头又传来尸体挖完的消息。

他们刚刚才救下这十二个孩子,现下又听到外面传来那种消息,心里顿感沉重,都无法迈开腿往门外走去。

还是王荣带头这才领着众人往外面走这些孩子戒备心重,就算现在要给他们清洗伤口,连碰都不让,他们便遍想着让他们缓一缓,这才没有管他们,全都往门外走去。

“大人挖清了,一共三十二具尸体,全都是孩子,有两句已经成了白骨。”

王荣听罢,不知作何反应,上前一步去看了看,这一看脸色顿时惨白,有百姓好奇,也扒拉着上前看了一眼,转身就吐。

“畜生。”

人群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句,激起了民愤,但众人还是沉默的。

王荣冷静地让官兵开始清点盘查,自己往院子外面走去,看见的站在门口的萧予安,他称着伞,一身蓝袍,身长玉立。往前是大片的竹林,清风吹拂其他的头发,细雨落在他的伞面上,再与内院做对比,彰显他此事如此的岁月静好,可又那么的讽刺。

如果早在几年前就出现他这样的人,是不是有些悲剧根本不用发?,有些人根本不用死亡?而有些人也不会走向黑暗?有些人也不用坠入深渊?

可是如果有如果,如果本来就没有如果。

他不想上前打破这份美好,但有些事儿,他还是要做,低着头,声音哽咽,“殿下都清点完了,三十二具尸体,十二个个孩子还活着。”

萧予安听了,倒没有什么变化,仿佛这一切他早就知晓,沉默地收了伞,往宅子里走去。

他先是去看了一眼那些尸体,直接叫人寻了处僻静的地方将他们埋了,然后转身走了。

众人不解他是什么意思,倒也不敢多问,王荣欲言又止,还是没有说话,这可是证据,这一埋可就什么都没有了。

萧予安当然知道这一埋什么都没有了,可是,不仅仅是一个讲法的国度,这些孩子吃多了苦,一定怕极了人,现下这么多人围在他们身边,他们心里一定是极其恐慌的,便是黄泉底下,他们也难安。

倒不如还他们个安静,莫要再叫在这世间烦忧扰了他们。

众人不懂,从前的萧予安也不懂,但现在的萧予安,一定会选择这样做,也只有这样做才是对的。

他这一买什么都没有了,没有了物证可是有那么多人看着的不是吗,有时候人情可比尼法。规矩。分量重得多。

他算计着人群,可同样他也还了那群孩子安宁不是吗。

他进去看见了那群孩子。孩子无法适应外面的光线,全部都闭着眼睛。肖与安叫人学了几块鳞稠蒙在他们眼睛上。属于靠近孩子全都僵硬的身体。他便悄悄退下了。与他们保持适当的距离。

“是谁教你们关在这里的你们干到这里多久了。你们叫什么名字,从哪里来的。”

他一连串问了许多没有一个人回答他。

人群里传来一声嗤笑。“还能有谁。我们礼部尚书胡大人呗。”

说话的正是刚才踏入洞底的那个人。因为他是最先最直观感受。所以心里的感触比别人要多一些。

他这一开头人群里开始变得嘈杂都在讨论这件事,说着胡有声平日里是如何如何的违法。线下又是如何如何的残忍,总之每一句好。

因为这件事的开头就是一群乞丐去关死你报案,搜狐寒生。孩子施暴众人这才将线牵引到他身上。自然的认为凶手就是他。哪怕没有实证,心里一旦有了这个认知,便再也难以处去。

小雨案件呗,没有出声,不紧不慢地听着众人讨论虎寒生。他以压迫的形式问那些孩子就是为了想激起百姓的怨恨。心里有了紧张感。他们才会想主动去了解这个事儿。

对于这件事儿,胡涵生在意名声,所以闹得越大越好。

他安安静静的听着甚至有人开始吵了起来。王荣见状心里慌张的不得了。但肖玉啊,没发话,他也不敢阻止,任由事态就这么发展下去。

最后的定论就是胡涵生是凶手。都在请求彻查他。小雨安听罢,心里不由得失笑做人简简单单就订上了这么大的罪名。可是证据呢。

对呀证据呢。

他们今日的行为从来没有想过要什么证据。不过就求得个眼见为实。至于凶手是不是虎寒生能不能确定是他他们并没有在意。只是想将民间的舆论都引到他身上让胡汉生,再也无法脱身。

他做了许多错事,不能坚持是这一按就断了他的后路。他还有许多后路需要他慢慢走完。让他自己走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