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都看向荣王,荣王朝小石榴笑了笑:“对,他们俩特别聪明,小小年纪就懂得变通,还知道配合,一个掩护另一个突围。”
“这不挺好?那你叹什么气?”
荣王又叹了口气,惋惜道:“这俩孩子这么聪慧,要是好好培养,将来必有大作为,但他们却都不愿意去学堂上学。”
柳煦诧异地瞟了眼小石榴,他和眉儿不是天天跟着晃晃学么,早晨一起床就要学一会儿,直到跑来家里吃早饭的荣王爷来了才停止。
而他们俩不知道什么时候把小苗也拉上一起学了。
据眉儿说小苗不会说话,他们仨又是好朋友,小苗一定不会泄露晃晃的秘密。
肖七没回来,小石榴不是很愿意和黄春花眉儿睡一屋,说是“男女有别”,于是小苗便陪着他睡。
柳煦脑中灵光一闪:“或许他们不是不愿意学,而是不愿意离家太远。我们石子村没有学堂,他们要上学,得到二十多里外的上河村上学。我想若是石子村里便有学堂,有夫子,想来他们也是愿意学的。”
瞟了眼小石榴,看着他不情愿地嘟起了嘴,在他表示反对意见前,柳煦笑道:“之前邻村还有个老秀才在自己家授课,那老秀才去世后,这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上学都极不方便。因此好多孩子干脆就没学。您看春生,那也是个小机灵鬼,可惜自己的名字都写得歪歪扭扭的。这几个村子好些聪明的孩子,就不说长大后成为国之栋梁这样的话了,俗话说知书达理,多学点为人处世的道理,往小里说了能更家庭和睦,邻里和谐,往大里说,那也为咱封国的团结稳定做出自己那份贡献不是?”
柳煦说到这里,看到荣王爷意味深长的看着她,似笑非笑的,觉得自己真像一个能被对方一眼看出企图的推销员,有些汗颜。
但事以至此,她也没怂,就算荣王爷知道有利用他的因素在,但若说到他心坎里去了,他未必不会听取这建议:“我也不记得从哪本书上看到过一些话,少年强则国强!细思之下甚觉有理。我观荣王爷对小石榴和小苗受教育的情况极为关注,相信荣王爷若接触了更多封国平民百姓家的孩子,会更加惋惜这么多优秀的好苗子因为没有教育资源而被埋没,长此以往,泯然于众人。王爷驻守边关多年,为我大封百姓安居乐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心中必是希望我大封国国富民强的。”
高帽子的话说完,柳煦嘻嘻一笑:“不若王爷在石子村开个书院,让近处几个村子的孩子都能从小受到教育,王爷虽只开了一个书院,想来受王爷影响和启发,各地官员乡绅效仿者众,十几年后,大封才能出众者比现在多了不止数倍,整个封国百姓的素质也会提高不少。”
“办学,这是礼部的事!”荣王爷好像有些生气,除了柳煦药婆,众人都有些敬畏。
“絮儿也就是一个建议,不乐意你不做就是。生什么气?”药婆可不管是不是众人都在面前,她照样数落荣王爷。
荣王爷瞟了眼药婆,又瞟了眼柳煦,不乐意了:“老姐姐,咱们相识几十年了,你和这丫头才认识不到一月,你这偏心眼儿也偏得太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