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研究所曾出过几次足以牵动千万级流量的事故,也会在领导层的决定下选择装死,等好事者们的注意力被放出的烟雾弹或是其他地方出的大事吸引过去后,一切就会照常进行。
研究所与媒体方面的斗智斗勇已经让菲力了解了他们的势力布置以及出勤规律,今天正是敌军松懈的时候,可以说是万事俱备。
但是,再小心也不为过。
大门再次开启,满载热腾熟食的车队鱼贯而入,从车厢中飘出的香味勾动着每一个人的灵魂。食品添加剂简直就是上天给人类的恩赐。
大家闹哄哄地上去看着送餐员把成箱的食品搬下来,还没等装好盘就伸出手捏出一部分囫囵吞下肚,被烫得直哈气的同时也不忘称赞厨师的手艺。
这类预制食品需要专业场地以及设备才能完成,催生出的快速送餐公司也被各类宴会养得很滋润。
忙得热火朝天的送餐员与挤作一团的学生和员工们都没注意到车队中的几辆半挂慢悠悠开到办公楼的后面。
即使有人看到,也只能从没有公司名称的车厢上瞎猜一顿,说不定会以为是巡回剧组的工作车。
菲力手里拿着对讲机,紧盯着货车在楼宇间的空隙中穿行,看着司机展示绝佳的驾驶技术,在最多三十米宽的小广场中把车掉头,行云流水般将车厢塞进预留的门洞中。
此时还能听到那边庆功会的喧哗与吵闹。
菲力迅速签好字,待司机用那粗糙的大手接回送货单后,目送他们离开这个偏远的研究所。
司机们同样不知道自己运的是什么,他们也不需要知道。就算把货物中一长串专业名词告诉他们,下一秒就会被那遭到酒精侵蚀的大脑扔出大气层。
最后看了眼手机,通讯软件中全是学生们给自己发的感谢信,还有文件夹女让他快回去陪毕业生们喝酒的催促。
菲力设置好自动回复,把手机关机,跟着助手们进入门洞。升降门在检测到最后一个活体离开安全线后缓缓关闭。
……
货梯在初始安装时就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余量来运送大件家具,可眼下这四四方方的大铝皮箱还是占据了九成空间,把菲力与助手们都挤得侧过身,膀胱感到压力。
“这要是再大点,就只能开牵引车走螺旋通道了。”
“问题是车后斗也拉不下这么大一块啊。”
“估计得弄辆皮卡进来拉,嘿嘿嘿……”
听着助手们的闲言碎语,菲力沉默着,用心研读随货附带的产品说明书——内容多到没法印出来,只能全装在平板电脑里。
他以前曾经对别人夸下海口:给他四十天时间,全部用来学习一个陌生领域的学术成果以及产业历史,四十天之后,他就可以到这个领域的交流会上冒充一个小专家。
这是对自己学习与总结能力的自信。
后来,在同行们的簇拥下,他还真这样干了一次。结果没有让他失望——在那次几所高校间的研讨会上,他提的问题成功让几名有数十年经验的学者站在台上满头大汗,最后还是一个行业泰斗救场才让整个会议“圆满”结束。
现在,这份产品说明书必须在两天之内读完……又是一个挑战。
军备实验室那边派的专家还要过几天才能到,而这几天正是留给研究所这边用来安装与调试设备的。一想到这些事这菲力就浑身不舒服。
那代表络腮胡与光头肯定会来监督。
在菲力看来,屋子里的跳蚤都比他们顺眼。
楼层指示灯亮起,货梯门打开,菲力便遇到了这些设备入场后的第一个问题——出口不够宽。
地下货梯出口与地上相比确实要窄一些,这是当初设计时的问题。菲力记得是为了给一个机房的横向墙壁腾空间,只能拆东墙补西墙,剩下一堆分隔全部挪位置。建好之后也一直没出问题,因为就没运过大件东西。
可没想到,现在捅了娄子。
横着运,斜着运,歪着运,都不行。货箱里叮叮当当地响把菲力也吓得不轻,要是设备还没打开就撞坏了那可不好办。正当一头汗的他即将下令回地上用车运下来时,助手给出了宝贵意见。
“就在这打开,直接把东西吊出去怎么样?”
话音刚落,菲力就开始估算如果弄坏设备,这个助手要工作几辈子才能赔。
“这主意听起来不错!”
门外面等到不耐烦的助手们也纷纷附和。
“都别动!”菲力连忙悬崖勒马,“就在这放着,我来问专家组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