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同化问题(2 / 2)

澳洲叛军 灯下拾光 1635 字 2020-06-26

原本在联邦大规模翻新建设刚结束不久后闲得蛋疼的建设公司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带着自己的工程队杀进刚刚划好的地块,空闲的生产力得到释放,经济被打了一针十全大补液,原本积压在联邦内部的压力也在这里被稀释,所有人都沉浸在改变世界的喜悦之中。

在新城市的建设时期,一张来自太空的卫星照片显示,各式工程车辆与工程机械组成的黄色河流在卫星轨道上清晰可见。

难民们发现自己的适应力没有想象中那么低,他们的身份与各项个人信息基本都未丢失,所以有些人可以从帐篷里出来自发组成施工队加入新家园的建设行列中。

有些人得到一套房便安分守己,而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联邦给了他们两个选择:跟其他人一样拥有一套住宅,或者根据要求拥有多套房产后直接承担相应的债务并且在以后需要缴纳相应的税费。

于是这些人的精力就被转移到衡量两个选择的优劣之上,几乎没有人再继续索要更多的房产,即使那有可能是真话。

据可靠消息,移民城市的房屋供应绝对充足,去中心化理论在这里实施极为顺利,数十个小的经济文化中心分布在城市中,再加上与之配套的大量资源供应……手握多套房产的后果貌似只剩下乖乖打工交税。

少数被送进监狱短期服刑的比较喜欢煽动群众的家伙告诉外面的人一个道理:你们已经白白拿到了一个新家园,再想捞东西就要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资格。

而这一切听起来都像是为了安抚澳洲人民的疼痛而白白送出的大礼包,但实际上他们中大部分人的原有社会地位直接归零,在这座新城中他们都要努力工作,用劳动逐渐拿回自己所丢失的财富。

他们必须出去工作来养活自己与家人,只有工作才能挣得相应的福利与补贴,联邦把他们拉到这边不是拉回一堆废物,而是看中了其中大批的劳动力与高级人才。

一个工程师附带三张饭票是很划算的生意。

威莱尔总统曾这样说过:如果一个国家的人们都能像机器那样一丝不苟完成自己该干的事情,那么这个国家成为世界强国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总统自己就是半个工作狂,在注重身体健康的同时他会用最高的效率完成不断积累着的事务。

他号召着应把澳洲原住民当成联邦的亲人,一时大量移民手续得到正式审核,有想加入联邦国籍想法的人很快就通过道德与能力考试成为联邦公民。

不想放弃澳洲身份的人并没有被威逼利诱,只是他们发现一座城再大都不能和一块大陆比,无论是联邦还是原来的澳洲都能比一座巨型城市提供更多的支持。

联邦承认他们的澳洲国籍,但与之对应的是他们在进入联邦一些城市时会受到询问与盘查,这种在平时司空见惯的行为在此时就被视作对移民们的怀疑。

在加上他们在这里没有多少地理资源可供自己开发,所有的一切都由联邦输送,继续维持原来的身份似乎并不明智,谁知道在以后两种不同的公民证会不会得到区别对待呢?更何况现在加入联邦要比开战之前容易得多。

于是千万级的同化正在有序进行。

或许是被威莱尔的情绪所感染,也可能是上天诸神发话让他们更加勤劳,联邦的公民们发觉自己比以前更加热爱工作了,在联邦成立之前他们明明跟那些得过且过走一天是一天的人一样把工作看成一种负担。

有一种说法是改天换日的冲击加上刚刚亡国的刺激促使人们暂时忘记个人的欲望需求,当一个集体都把热情倾注在一项伟大而且关乎自身利益的事业上时,这个集体会表现出完全的团结性。

世界各国都在看着这个被称为为本世纪最大事件的发展,有太多学者的理论与猜想将有可能在移民城市中得到印证,各国政府与首脑也都在密切关注联邦对澳洲人民的同化过程。

如果移民在联邦出现大规模负面事件,那么全世界都会看威莱尔的笑话,所以威莱尔用“我们会让每一个妨碍人民正常生活的人受到相应的惩罚,无论他是谁”这句话作为回应。

这伟大事业足以养活一万个智囊团。

甚至叛军现在在干什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都没多少人继续关心了,普遍的说法是叛军在第一轮导弹攻击后就几乎伤亡殆尽。

至于那堵雾墙……有人说那是叛军中一些疯子搞出来展示给外面所有人的墓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