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 押镖(1 / 2)

第二百七十四章押镖

赵阳秋什么都好,就是不喜欢别人瞧不起他,所以他做事有时候容易冲动。

他最介意的就是,别人在背后说他不过是仗着老子赵元初有钱,如果没有赵元初,他赵阳秋啥都不是。甚至赵元初在他成长的教育上,十分传统,从来不会当面夸他。

这样一来,导致了赵阳秋严重缺乏自信,从而内心深处极度想要得到认可,得到父亲的认可,得到别人的认可。

所以在赵元初提出要购买粮食和兵刃的时候,赵阳秋第一个自告奋勇,说刘备这里有粮和兵刃,只要他出马,就能够比市场价低至少一成。

赵元初也有心培养儿子的能力,就答应他了。

结果赵阳秋却用力过猛,非要以两千人来押送这趟货,只要能够将粮食和兵刃带回去,就可以一下子得到所有人的认可。

但这件事遭到了刘备强烈的反对,以前赵阳秋押得镖都不大,而且【初元镖局】的名声十分响亮,很多人觉得犯不着为了这点镖物得罪【初元镖局】,所以说句不好听的,赵阳秋押镖没有出过事,都是看在赵元初的面子上。

可是这次的数量实在太大,已经足够让人铤而走险。

正所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些问题赵阳秋可能意识不到,但刘备却能够看清楚,所以才反对。

可是刘备同样了解赵元初的为人,如果真的不给他押送的话,怕是以后连朋友都没得做了。

于是刘备就跟他说,两天的时间太短,只能筹集三分之一的粮草,让他先押送回去,至于兵刃和剩余的粮草最起码半个月之后,到时候赵元初一定不会让自己儿子这么胡闹。

赵阳秋并不知道刘备的粮食要多少有多少,也就信以为真了。

两日后他和石宁带着人马押送粮草回徐州。

石宁看着一车车的粮草,忧心忡忡,他毕竟是老江湖了,比赵阳秋要有经验太多了,这么多粮食绝对会被人盯上。又看了看刘备执意派了两千的士卒跟随一起押镖,心中才稍微安心了一些。

走镖的路线早就定好了,从扬州经过,直接进入徐州,只要进入徐州境内,就基本算是安全了。

走镖并没有那么简单,不是说人手足够,就可以畅通无阻,这需要和三教九流的人打交道,就算再大的镖行也不可能一路横扫过去,该打点的就要打点,该退让的还是要退让。

其中的门道,不走镖的人是不会知道的。

江湖就是一个大染缸,什么颜色都有,在里面行走,免不了被同化,就算坚持本心,身上也会沾染到其他颜色。

从翠虎郡出发,穿过庐陵、豫章、到了采石郡,十天的时间已经走过了大半个扬州,一路都顺风顺水,没有一丝波澜,再有一天的时间,他们就能够到建业郡。

建业郡是扬州最靠北的大郡,那里就有【初元镖局】的分舵在,到了那里,赵阳秋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大半。

在采石郡休息了一晚之后,第二天赵阳秋便自信满满的起了个大早,看着院子中间摆着的,写有“初元”二字的镖旗,内心激动不已。

他想象着父亲夸赞自己的样子,这么些年了,他一直都在努力,经过这件事,一定会得到父亲的认可。

没过多久,镖师都起床了,就连刘备派来一直跟随的士卒也都起来了。

谢白是刘备点名要他跟随的人,他的实力真心不弱,已经有半步小宗师的境界,加上他能够预知危险的特殊本领,非常适合这个任务。

谢白起来之后,搓了搓白胖的脸,来到赵阳秋跟前,“赵少主,我们今天该怎么走?”

“和计划一样,天黑之前进入建业郡范围就好了。”赵阳秋笑着说道,“其实你们不用非得跟着,到了这里基本上不会再有什么危险。”

“那怎么成,主公吩咐过的,绝对要我们跟着,否则回去非剥了我们一层皮不可。”谢白笑呵呵的说道。

“那就有劳谢兄弟了。”

客套一番之后,吃了些饭,便整合人马举着镖旗再次出发。

谢白一直跟在左右,大概走了二十来里路,他白胖的脸上猛然一变,心脏开始剧烈的跳动,一股极为不详的预感充斥着全身。

他猛地一拉马缰,大声说道:“赵少主,不对劲啊!”

赵阳秋侧目,疑惑地问道:“怎么不对劲了?”

“我有很不好的预感,咱们不能去建业郡,否则会有大事发生。”谢白无比认真的说道。

“谢兄弟你是不是多虑了,一路走来我们都平安无事,是不是昨夜没睡好的原因?”赵阳秋打趣说道。

谢白急忙说道:“少主相信我,我的预感很准,很少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