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终了,方正闭着眼,《喀秋莎》创作于1938年,是方正前世二战时一首经典歌曲,这首歌一经发布,迅速唱遍了整个红色国度,掀起了一阵爱国主义热潮。
但是实际上这是一首描绘的是在春回大地的美丽景色中,一个名叫喀秋莎的姑娘思念自己保卫边疆的情人的故事,这是一首爱情歌曲。
这首歌将少女的爱情和冰冷的战壕结合在一起,使得保家卫国的战士在难熬的硝烟和战场上得以慰藉和温暖,起到了很大的鼓舞作用。
战后,红色国度为了表彰《喀秋莎》对于士兵的鼓舞作用,专门为它建了一座纪念馆,根据方正了解,这是人类在战争史和音乐史上的首例。
“啪啪啪”训练场上响起热烈的掌声,这一刻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言语去描绘了,只有拼命的故障才能表达内心的激动。
“哼哼”喀秋莎从诺娜肩膀上下来,闭着眼睛对着方正及其一群萌妹子,双手叉腰,看样子被掌声拍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katюшahe3haetгpahnц(喀秋莎是不分国界的)”库拉拉走到诺娜身旁,看着陶醉在掌声中的喀秋莎。
“Дa,ckaжykaпntahy,чtoпontepa3пepeдkaждonпoe3дkon(是啊,一会跟队长说,每次出征前都要合唱一遍。)”诺娜看着一旁的库拉拉,认同的点点头。
“xopoшarnдer!(好主意)”
“Вeчepnhkaokohчeha,nдnteвctenckaжntekaпntahy。(宴会结束一起去跟队长说。)”
“xopoшo,xopoшo。(好的)”
喀秋莎听着库拉拉和诺娜的对话,眉头一抖一抖的,到最后实在忍不下去了,转头对着诺娜和库拉拉大喊:“够了,你们给我讲中文!”
“3aчe为什么)”库拉拉歪着头看着蹦脚的喀秋莎。
“笨蛋吗,你说俄语谁听得懂?”喀秋莎满脑门黑线,现在方舟上可就她们听得懂俄语,“听好了,谁在讲俄语,发布西伯利亚挖二十五天土豆。”
诺娜歪过头凑到库拉拉耳边,小声说道:“就是罚25卢币,然后再不见阳光的教室自习二十五天。”
喀秋莎看着诺娜和库拉拉,泄气的转过身,“啊,够了!不管你们了。”
说完,喀秋莎走到方正身边,伸出手,“喀秋莎表演完了,奖励呢?”
方正看着面前的一米二七的身影,忍不住逗逗她,他笑了笑,“未成年人禁止饮酒,所以”
“啊,怎么这样?”喀秋莎脸色一变,张开嘴看着方正,小虎牙在灯光下闪着寒光,“喀秋莎不是小孩子,你不能反悔。”
方正看着喀秋莎一副要咬自己的架势,向后退了两步,“我没有反悔,只是你不能喝。”
说着,方正将身边的箱子,打开,里边整整齐齐的摆着6瓶伏特加。
“为什么,喀秋莎明明不是小孩子。”喀秋莎看着箱子里的伏特加,忍不住向前两步,但是被方正给挡住了视线。
“呜呜你明明说过要给喀秋莎的。”喀秋莎双眼变得氤氲,一副马上要决堤的架势。
诺娜走到喀秋莎身旁,递过来一张手绢,却被喀秋莎给扭开。
“喀秋莎才没有哭。”
方正哭笑不得的看着闹别扭的喀秋莎,苦笑一声,见好就收,将一瓶伏特加放到喀秋莎的面前,“不许多喝。”
喀秋莎刚才还泫然欲泣的表情立马喜笑颜开,一把抱过酒瓶,对于方正的叮嘱丝毫没放在心上,拧开瓶盖。
“吨吨吨吨”
方正傻眼的看着豪饮的喀秋莎,酒瓶里的伏特加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旁边诺娜将箱子拎过来,将里边的伏特加分给众人。
“为了伏特加!”
“乌拉!”
方正看着对着酒瓶“吨吨吨”的一群萌妹子,捂脸,“没救了”
ps:感谢“一曲高歌”、“我姓杨”两位大佬的打赏,感谢“我姓杨”“a76”、“徘徊的道路”的月票,谢谢!!!!!
另外,安利一波动漫《少女与战车》,尤其是里边第八集真理学院演唱“喀秋莎”的那一段,简直了,有兴趣的大佬可以去小破站看看,当然不喜欢这类型番剧的当我没说。
最后,求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