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36年初之前,日军在中国战场上投入使用的是89式坦克,这种坦克仿制自第一次世界大战法国人的“雷诺”ft-17坦克。
89式坦克于1929年制成,是日本第一种国产坦克,乘员为4人,配装57毫米短身管榴弹炮,最大功率为120马力,最大时速25公里。
1934年94式轻型坦克研制成功,尽管这种“小豆丁”坦克主要武器只是一挺77毫米重机枪,但是它的最大时速达到40公里!加上体积小耗油少,更适合中国的山路!
它可以引导步兵冲锋、快速突击、追击,其机动灵活性比89式坦克强多了!
就是这种“小豆丁”坦克,在抗战全面爆发后,仗着灵活速度快,展开突袭、追击、包抄中方军队后路,屡屡重创中方军队!对中方军人造成极大震慑!
……
继1934年94式坦克面世,89式坦克有了竞争对手,同年89式坦克进行了升级,把汽油发动机改装成柴油机后,称为89乙中型坦克,动力更强大!火力加装机枪,变得更猛!
民国军事委员会通过己方的谍报网,了解到日军武器在不断升级换代!军事委员会一方面深为忧虑,一方面又无可奈何!
对于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来说,不管是小豆丁94式坦克,还是89乙中型坦克,都是高大上的武器!不可战胜的利器!
蒋介石等人也想造坦克,但全国军阀割据,长期战乱,钱全部购买武器打仗了,哪有钱造坦克?
然而出乎蒋介石等人意料之外的是:琼崖保卫队竟然不声不响凭空出现了一支100辆坦克的部队!
怎不令以蒋介石为首的民国军事委员会意外、惊喜?
坦克是有了,但是能不能与日军的坦克一战,又成了蒋介石等人急需知道的答案!
……
琼崖保卫队的坦克部队一路穿州过省,继续北上。
坦克队每天行军200公里,需要的油料补给,均由沿途加油站供给!
民国的加油站是从1927年开始,英、美、荷兰等主要的四家石油(火油)公司——亚细亚、美孚、德士古、壳牌,开始在中国开展汽油、煤油等业务。
它们在中国各大城市均设立有分公司或者代理处、经销处,建起了加油站!
然而从1934年8月开始,中国又增加了一家石油公司——星火石油公司。
这家石油公司资本充足,在全国各大小城市均铺开建立加油站、油料分销处,除了出售内燃机用的柴油、汽油、机油外,更多的是出售火油。
所谓的火油,农村俗称“火水”,这是用来点灯照明用的!
此时电灯还没有普及,全国农村小城市晚上照明,有的用松明,有的用竹篱等物照明!
松明就是松树采割松脂之后,采割部分木头全是油脂,极易点燃发出光亮,这种照明方法,在部份农村一直延续到20世纪80年代!
竹篱是从山上砍回来的竹子,用石头砸烂,晒干之后放入流水中浸泡一个月以上,然后捞起来晒干,点燃后用于照明!
松明和竹篱的共同缺点是燃烧时间短、产生大量浓烟,火力忽大忽小,导致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