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鲁迅先生对南迁文物的看法(2 / 2)

韦步平原来是想用飞机运输的,害怕一旦飞机失事,渣都不剩!想来想去,还是用汽车、军队押运保险!

……

韦步平在重庆建造文物库房和展览馆的壮举,得到南京政府的赞扬和支持!

但是韦步平却看到了几篇不和谐的文章,批评韦步平建造文物库房和展览馆的动机!

韦步平一看,作者竟然是鲁迅先生!

鲁迅怀疑文物南迁的真实动机。他的文章里说:

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掉北平之后,还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铜钱来。”

他的意思是说,国民政府批准文物迁移,可能并不是为了要保护这些文物,而只是为了日后方便把这些文物随时变卖!这样可以中饱私囊、贪污腐败。

鲁迅的意思是,国民政府的官僚要迁移文物,跟当年盗挖东陵文物的孙殿英没什么区别!

易培基说道:“这位鲁迅,在2年前故宫文物南迁时,也曾经说过同样的话!我记得他还改编了崔颢的《黄鹤楼》,用来讽刺故宫文物南迁!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易培基笑道:“这位鲁迅先生字字如刀,入木三分,只是他怀疑国家,怀疑个人,也太小觑我们这些爱国者了!”

易培基指着吴瀛说道:“故宫文物第一批南迁,由他探路,积累了经验,否则剩下几批不会这么顺利”

“别管这位鲁迅先生了!”

韦步平心想,鲁迅先生说的这些话,被狠狠打脸了:故宫南迁的文物离开北京后,克服重重阻力,分三路南下上海!

全面抗战爆发后又长途跋涉,由上海迁往大后方四川境内,在这兵荒马乱的岁月,居然能够做到大部分文物完好无损,这算得上是一个奇迹了!

……

韦步平入主河北几个月,琼崖的数千间工厂又找到一个销售地!产品在河北销售,与来自欧美的产品直接进行竞争!

欧美产品不敌本地货,琼崖产品在河北大卖!

由于运输路途太遥远,一些厂家在河北设立分厂,产品在河北销售。

商贾往来、市场繁荣,带动了底层的民众就业,河北一片生机勃勃。

……

平静中往往暗藏危机!

日军终于对韦步平下手了!一张大网正兜头向韦步平头上笼罩下来!

日军的暗杀行动,源于韦步平的踞傲!还有来自琼崖源源不断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