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陛下隆恩。”林炳文松了口气,永远要离开这是非之地了,林家再也折腾不起了。
林炳文辞官,那些要弹劾的人也不好在开口,看着林炳文退出朝堂。
“陛下,臣有启奏。”富力站在堂中央,“陛下,雁山门一派虽已清除,可难免有漏网之鱼。臣恳请陛下下令,彻查余孽,莫要让昨夜之事再次发生。”
“这是自然,朕已经把此事交给肖王爷了。”皇帝就知道是此事,早早将余下的事情交给穆廉肖,免得被那些急着立功的人抢着剩下的饭菜,也不可被他人知道皇帝早已知晓此事。
富力一听默默回了位置不说话。
“昨夜之事,牵扯深广,众位爱卿还是想想同栖国如何交代此事。”皇帝想说的只有这一件事,可朝中的大臣仿佛不知道似的,避开不谈。
“陛下,臣以为此事还需要同栖国讲清楚,说明此事的经过,栖国君主也不会追究。”晏紫觉着还是说明白的好,不然被哪些个多嘴的传出去,又是麻烦。
“陛下,臣认为此法不妥。”富力站出来反驳晏紫的意见,“此乃我大兴国事,怎能被他人知晓。若真说出来,我大兴颜面尽失。”
“臣附议。”有不少的大臣赞同富力的意见,却也没说出此事的解决法子。
“元将军觉着此事,当如何处理。”皇帝的眼神看向冷漠的元姜,想知道元姜作为一个忠臣、一个在战场上厮杀惯的人,要如何处理此事。
元姜被点名了,举着牌子站在堂中央,弯下背脊,“回陛下,臣认为栖国公主在此受了惊吓自然要给栖国一个交代。但此事是我大兴家事,告诉一个外人确实有失颜面,会让各诸国笑话。”
“那依将军之建,要如何处理?”皇帝笑看元姜,眼神扫过其余人。
“回陛下,臣认为不如请栖国公主写一封家书报上平安,我大兴再备上礼,以表诚意。”元姜对家国的安危还是很重视的。
“家书?”皇帝若有所思,“此法子甚好,众爱卿可还有补充的。”
“臣认为,此技甚好。”宰相默默走出,看了皇帝一眼低下头,“陛下,臣认为此技可行。
若让栖国公主写一封平安信,便可让栖国的君主安心,我大兴再送去些礼表示诚意,栖国的君主断然不会把此事闹大。”
说白了昨夜动静那么大难保不会被有心人拿去说事,消息早已传出去了,此时的栖国可能就等着大兴的态度。
虽然大兴有愧在先,但也是大国皇帝更是一国之君,岂能让他人看了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