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辽东问题(2 / 2)

大宰相 有限无敌 1041 字 2020-11-08

历史上正是因为萨尔浒的失败,明王朝将所有野战部队丢个精光,从此在与满清的战事上只能处于守势。在加上未来出个二杆子皇帝崇祯,逼反了快递员李自成,这才一发不可收拾断送了大明二百七十多年的江山。

赵和听杨涟这么说深感自己现在只是个小人物,并不能利用自己的影响力改动历史,不过赵和还是不死心,拉着杨涟的手劝说道:“伯父,这十多万大军可是国朝的精锐啊,现在深入鞑胡的腹地,万一中了埋伏怎么办?所以小侄认为还是采取坚壁清野,将这些后金鞑胡饿死困死才是上策!”

赵和说的就是后来孙承宗采取的连堡战术,确实孙承宗的这套战术让满清十分难受,最后逼得满清都去抢了自己的盟友蒙古人,这才渡过缺粮的难关。可是孙承宗的连堡战术虽然有效,但却有一个致命缺点,那就是太花钱了。

根据历史书上记载,孙承宗从天启二年担任辽东督师后,利用四年的时间,建成大城堡四十多座,小城堡九十多座,一共花费了国家六千万两白银。按照满清那时二十万人的总兵力来算,就算用银子砸也能把他们砸死。

连堡战术虽然效果显著,但花费巨大,不过孙承宗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的老师,有皇帝撑腰自然没问题。但皇帝死后换上了小心眼的崇祯,孙承宗也就只能打铺盖卷滚蛋回家了。

杨涟听赵和说完苦笑一下,朝中的各位大佬岂能不知道什么样的战术稳妥?但目前的实际困难不允许啊!一是钱的问题,国家现在连几百万都拿不出来,那里有钱去搞什么坚壁清野?第二就是万历皇帝寿命的问题,这才是目前摆在万历君臣面前最为重要的问题。

这几年皇帝本人越发的衰老,在加上皇帝一身老年病,同时按照朱明皇帝不长寿的惯例,朝中大臣预估万历皇帝驾崩也就在这几年。

如果太子朱常洛英明神武,早已经做好了接班的准备,就等着老子死了好一展抱负,这样也算万历老皇帝可以死得瞑目。但事实恰恰相反,懦弱的太子朱常洛在万历眼中实在不成器,可是他自己认可的福王又没机会成为皇帝,没办法万历自己只能坚强的活着,同时希望自己在临死前将所有内忧外患解决,到时候将一个太平江山交到太子手中,这样万历皇帝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了。

当然这一点是皇帝心中的隐秘,不过朝中大佬都知道,所以当皇帝提出一举荡平辽东鞑胡的时候,朝中诸位大臣都没有反对。其实在这些大臣眼中,辽东努尔哈赤那两三万野猪皮真不是什么大事,当年万历三大征那个不比努尔哈赤凶猛?与倭国的二十万精锐、凶狠的数万水西彝族武装、擅长骑兵作战的宁夏哱拜相比,只会骑马打猎一帮东北土鳖真不算什么威胁。所以当皇帝提出远征的时候,朝中大佬无一人反对,甚至出兵这件事还不如准备在九月征收的辽饷来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