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在鸦片战争之前,大清国对英国的贸易是处于十分有利的地位,其中一个重要重要的因素就是中国的茶叶实在是太受欢迎了。
当时,中国对外贸易出口,主要是三大件,分别是丝绸、陶瓷和茶叶。由于工业革命,使得西方国家的丝绸和陶瓷生产技术都逐渐赶超了中国,从而造成经营这两大件的十三行商人陷入破产的困境。
唯有茶叶,特别是高档的红茶和乌龙茶因为无法在国外生产,继续畅销不衰。这也使得以潘、伍等家族为代表的福建籍行商迅速崛起,借助其来自红茶和乌龙茶主产地的产业链优势,几乎完全把持了广东十三行。
因为茶叶在外国实在是太受欢迎了,以致当时的清政府有底气对英国说不,动辄以停止出口茶叶相威胁,这让当时的英国政府感觉很苦恼。
于是,当时英国主管对外贸易的东印度公司为免受制于人,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可以种植茶叶的地方,以替代中国茶叶。
终于,英国人在中国和印度之间、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原处,找到了一个生产茶叶的理想之地——阿萨姆国。由于这里的气候和云南相似,所以在当地发现了野生的茶树。
说起这个阿萨姆国,其实和中国也是颇有渊源。原来这个国家的原住民,就是由以前云南大理国逃难过去的。
英国人觉得这是一个自主生产茶叶,从而脱离对中国茶叶依赖的绝好机会。于是英国派出军队,将这个弹丸之地的阿萨姆国控制,并它并入了英属印度的版图。从此,大英帝国直接同中国的西藏和云南接壤,对中国形成实实在在的威胁。
更具战略意义的威胁是,从此英国人迅速在阿萨姆种植茶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凭借在阿萨姆国生产的红茶,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同时,通过对中国输出鸦片,双管齐下,完全掌握了中英贸易的主动权。
而阿萨姆红茶一经推出,便得到英国及西方各国的热烈欢迎,一度出现脱销的盛况。从此,经营茶叶的十三行行商生意日渐衰落,并走向了整体性破产的困境。而大清国的命运,也开始了其耻辱性的历史。
听完蔡宇杰说的这个故事,我不禁叹了一口气。想不到一片小小的茶叶,里面竟然有着生死攸关的较量,关系着国运的兴衰,真有“一叶知秋”之真义。
“菜头,你的历史学得不错嘛,这么细节性的知识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周通一边听,一边把将一块芝士蛋糕扔进嘴里,咕噜一下吞进肚子里。然后,他又拿起茶杯,咕咚地一饮而尽。
看着他这种吃法,我不由得苦笑了一声,脑海里浮起了一个词语:牛嚼牡丹。这个词现在用在他身上,是再合适不过了。
“呵呵,过奖了。由于我是十三行的后代,对祖先的历史肯定是要有所了解的。而且我喜欢喝茶,尤其喜欢红茶,所以便对这些茶叶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开始时,我了解到阿萨姆红茶的历史,原来竟然跟大清国、十三行有着如此亲密的联系,我也是十分惊讶,因此印象特别深刻。也好,就当是温故知新,重新认识十三行的历史吧。”
蔡宇杰淡淡地抿了一口红茶,显出一派风清云淡的高雅。
“菜头,我有点不明白。既然这个阿萨姆红茶是在英国人发现之后才开始种植红茶的,那么茶苗、种茶、炒茶的技术是从哪里来的?”我拿起茶杯,轻轻地喝了一口。
茶味浓烈,入口回甘,让人一下子变得精神起来。
“哈哈,巴达果然是个十分注重细节的人。当时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会种植茶树,那当然是重金聘请福建茶农前往生产茶叶啦。”蔡宇杰随手拿起茶壶,将我面前的茶杯添上。
“汉奸,汉奸啊!好端端地做什么不好,非要去帮英国人种茶树,最后搞到自己家的饭碗都砸了,而且还把国家逼入了丧权辱国的深渊。”周通用力地拍在桌子上,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他将大清国的衰败完全归咎于这些茶农,真是太看得起他们了。
实际上,世界是不断发展的了。即使不是茶叶,英国人也会以其它方面的突破口消除当时中国的贸易优势。
例如,鸦片!
“没文化,真可怕!当时将中国推入丧权辱国深渊的,是腐败的清政府。而这些茶农不过是谋生而已,哪里想得到里面隐藏着这么大的阴谋。我说你过好多次了,有空真的要好好读一下历史书。”我冷冷地说道。
“嘻嘻,我下载了好多历史书,可惜都没时间看啊。明天一定要定下心来,仔细看一下才行。”周通嘿嘿一笑,找借口搪塞过去。
明日,又是明日。明日复明日,万事成蹉跎。我摇了摇头,都懒得说他了。
或许,有些人对不感兴趣的东西,真的是产生一种抗拒的心理,只会将学习过程一推再推,最后不了了之。
在蔡宇杰的会客厅叹完红茶后,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便和他告辞。
“蔡头,我下午还有事,今日先到这里吧。你寻找卢家后人之事,周通会跟进的。”我说道。
“菜头,这外尽管包在我身上。只要我在论坛上一发布,立马会有消息。”周通拍着胸口答应道。
“哈哈,那就有劳两位了。保持联系啊,有消息要第一时间通知我。”蔡宇杰送我们到电梯后,又和我们拥抱了一下,方才告别。